摘要:大雨过后,田里处于扬花期的小麦成片成片地整株叶片发黄、枯死,经检查麦苗有根系坏死的情况。据分析,可能是雨后根际土壤渍水、缺氧,致麦根活力下降甚至缺氧坏死,叶片在晴热天因生理性缺水而提早黄枯,并可能进一步受到了叶枯病的侵染。前期长期少雨,麦苗根系深扎,应严防雨后
大雨过后,田里处于扬花期的小麦成片成片地整株叶片发黄、枯死,经检查麦苗有根系坏死的情况。据分析,可能是雨后根际土壤渍水、缺氧,致麦根活力下降甚至缺氧坏死,叶片在晴热天因生理性缺水而提早黄枯,并可能进一步受到了叶枯病的侵染。前期长期少雨,麦苗根系深扎,应严防雨后田间渍水。
?地在鄂东,湖北黄冈武穴,靠近安徽宿松。
艳发的图片
笔者: 田里近期灌过水?麦根坏死了?
艳: 前两天下了较大的雨,但田里没积水。病重的根坏死了。
笔者: 下雨之前有叶枯等症状吗?几号下大雨的?从图片看,沟里有青苔,至少沟底土较长时间湿度过大。
艳: 这种叶枯症状,之前没有,雨后出现的。目前在田里一块一块分布,面积不大。
笔者: 洼的地方或沟里有积水的地方发生重?麦子还在扬花?
艳: 上周五晚上下的大雨,沟里没有积水。现在小麦正在扬花。
笔者: 据历史天气预报信息,武穴当地仅4月11号(上周五)有小雨。前期雨量真的很大吗?
艳: 那天晚上下了几个小时的大雨。
笔者: 麦在扬花期,根就坏死了,很难救。这些田块,地下水位比较高?雨后几天了,沟里土还不干,而近期风比较大,温度比较高。
艳: 目前发病区面积占1%左右,怕蔓延。地下水位应该不高,只是那天水急。下午找了植保站的人,说是叶枯病,不知道是不是。
笔者: 田里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是,前期长时间少雨,麦子根系扎得比较深,突然遇大雨土壤中的水不能及时完全下渗,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小麦根际土壤急速缺氧,麦根因缺氧活力下降甚至“酒精中毒”坏死,吸收水分的能力差,而在天晴、风大条件下地上部叶片等蒸腾失水快,麦株生理性缺水,叶片组织受损,早衰黄枯。受损麦叶、叶鞘继而受叶枯病等侵染,加速黄枯。
可结合防治赤霉病,使用“麦甜”氟唑菌酰羟胺,加环丙唑醇等药,兼防叶枯病。因根系受损(目前看似正常的麦株,根系也可能较重受损,以后会早衰),吸收肥水的能力弱,麦株可能缺素,可以加喷“益施帮”氨基酸叶面肥、“蓝蕴”高磷钾海藻肥等生物刺激素类产品,叶面补充麦株所需的各种矿质养分,同时利用其中的活性物质促进麦苗组织细胞修复、转绿叶色,延缓根系衰亡等,并可加喷“蒂亮”(含氮磷钾硼及高效助剂等)或尿素、磷酸二氢钾,叶面补充氮磷钾等养分。
仍应注意加深疏通田内外沟系,防止后期遇大雨麦子再次受害。
,小麦穗期单独多喷一遍磷酸二氢钾和芸薹素内酯,对增产和后期抗逆有帮助吗?
笔者: 对大农场耕整地播种质量好的稻茬麦来说,今年的天气条件还是很好的,稻茬麦田土壤通常并不干旱。可以在近期调查了解一下,看早上有没有麦叶缺水纵卷的田块。如果没有,不需要抗旱。
前期长时间少雨,田里土壤偏干,麦子根系会扎得比较深,遇大暴雨后田间积水,随后高温晴热,极易伤根,引起麦子早衰。因此,现在应注意把墒沟特别是通排水沟的沟系打通、压低,保证雨水能及时快速排出,雨后数小时内沟中无明水,不让水长时间蓄积在根际土壤中。
结合防治赤霉病,用好“麦甜”氟唑菌酰羟胺,防叶枯病和腐生杂菌侵染,保持叶片等健康生长,有利于延缓根系衰老,提高后期抗干热风等逆境的能力,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磷、钾等养分,只有在麦株体内缺的时候,喷施才有用。正常栽培条件下生长正常的麦子,一般不会缺磷钾。麦苗生长正常时,体内各种激素处于平衡状态,不需要用芸薹素内酯等外源激素调整。
结合防治赤霉病等病害,酌情选用“碧护”赤·吲乙·芸薹、“益施帮”氨基酸叶面肥、“蓝蕴”高磷钾海藻肥等生物刺激素类产品,必要时加喷“蒂亮”或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有利于增绿叶色、健壮根系,提高麦子的抗逆能力。 (唐建明)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