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言: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个赛车迷问身边的朋友,是否听说过"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以及"24 Hours of Spa"。结果朋友的答复让人啼笑皆非,"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肯定是没听说
导言: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个赛车迷问身边的朋友,是否听说过"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以及"24 Hours of Spa"。结果朋友的答复让人啼笑皆非,"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肯定是没听说过的,但"24 Hours of Spa"却亲身参与过,而且就在上周,因为他在水疗会美美地待了整整24小时……
笑话归笑话,导言提及的Circuit de Spa-Francorchamps,指的是位于比利时阿登高地的斯帕-弗朗科尔尚赛道。而24 Hours of Spa则是吸引全球顶尖车队和车手的著名GT耐力赛——斯帕24小时耐力赛。
2024年卫星拍摄的斯帕赛道全景
虽然这位朋友以为是水疗会的想法属于理解错误,可似乎又没有完全错。因为在赛道出现之前,斯帕这座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余人,靠近德国边境的比利时小镇,本身就以天然矿泉水和温泉疗养而闻名于世。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Spa会出现在这个城市的名字之中。
森林公路到赛车圣地
言归正传,斯帕赛道和老纽博格林赛道一样,是现存为数不多的老式赛道之一。早在1896年,比利时阿登地区就举行了赛车比赛,从1902年开始,比赛在公共道路的封闭部分进行,这也是第一次为了赛车比赛而封闭公共道路。这段时间里每年的比赛都选择尝试不同的路线行驶,最长的一次赛程达到118.1公里。
1921年的赛道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赛车运动在比利时越来越受欢迎,阿登地区曾举办过多场比赛,人们开始关注斯帕-弗朗科尔尚镇周围的道路,这里拥有难得的长距离直道以及乡村间起伏的坡道,似乎十分适合成为一条极具挑战性的赛车道。1921年,《La Meuse》报社老板Jules de Their和比利时皇家汽车俱乐部主席Langlois van Ophem,提出了将弗朗科尔尚-马尔梅迪-斯塔沃罗天然的三角路线打造成赛车场赛道的想法,斯帕赛道就此诞生。首场比赛原定在1921年的14.982公里赛道上举行,但由于仅有一人报名,参赛者不足的情况下被迫取消。真正在赛道上举行的首场比赛是次年的一次摩托车赛。
早年间的斯帕24小时耐力赛
老赛道以具有长达14公里的街道赛道布局以及快速的急转弯外加高海拔起伏路段而闻名,但也因其危险性而饱受争议。当时仅有的三个慢速弯道之中,如今只有La Source得以保留。1924年,首届斯帕24小时耐力赛成功举办,距离首届勒芒24小时比赛仅晚了一年时间。早些年赛道的改造相对较少;1930年,马尔梅迪的弯道被绕过,四年后再次使用,1939年再次被废弃。也是在这一年,一条绕过Virage de Ancienne Douane的连接道路建成,赛道标志性的弯道序列从此诞生。上坡的左-右-左组合弯道一经推出便成为广为人知的经典。
早年间的斯帕24小时耐力赛
只不过经常会被错误地称为Eau Rouge(这实际上是山脚下的第一个弯道,而不是山顶的Raidillon弯道)。可惜赛道在改造之后并没有举办任何的比赛,因为二战期间的斯帕赛道,恰好处于轴心国"阿登攻势"的中心地带,饱受炮击的赛道在战后维修直到1947年才最终完工。此时赛道进行了几处卓有成效的改造,比如马尔梅迪弯道再次被绕过,为了保留小镇赛道本身,在斯塔沃罗又修建了一个新的大弯道和倾斜弯道等等。
赌上生命与趋之若鹜
斯帕赛道的成功与其危险程度不无关系。从F1诞生之初,斯帕赛道的安全记录就很不好看。安全性可以说处于边缘地带,因为除了几个战略性放置的干草堆,赛车手其实在一条与公众使用的普通道路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的赛道上比赛。随着速度不断提高,根本没有犯错的余地,死亡更是不可避免的。1958年,阿奇·斯科特·布朗在战前梅赛德斯奔驰车手迪克·西曼丧生的同一个拐角处撞车身亡;克里斯·布里斯托和艾伦·斯泰西在1960年大奖赛中丧生;埃里克·德凯恩和威尔·洛斯在1967年斯帕24小时耐力赛中丧生;托尼·赫伯恩和莱昂·德尼尔紧随其后。
早年间的斯帕24小时耐力赛
即便是当时的重量级赛车明星也曾在此遭遇过严重的碰撞:在1960年决定性的比赛中,斯特林·莫斯在练习赛期间于伯恩维尔赛道发生的撞车事故中受重伤;在1965年的一场撞车事故中,他的赛车在马斯塔弯道外侧农舍的地下室翻倒,此后杰基·斯图尔特开始呼吁安全性改进,不仅是赛道,还包括赛车、医疗设施和编组标准。车手们开始要求更安全的比赛条件,甚至还在1969年抵制了比赛。虽然比赛于次年恢复,但极具影响力的F1比利时大奖赛最终时刻,还是选择放弃了斯帕赛道。终于到了需要进行更重大改变的时刻,打造一条更安全、更现代化的赛道,才能保住斯帕赛道的名声。
赛前俨然就是车迷嘉年华
到2005年底,斯帕的F1前途再次受到质疑。当时的F1首席执行官伯尼·埃克莱斯顿呼吁进一步改善赛道,但赛事推广方不幸正好破产了。为此这条赛道没有列入2006年赛程,但当地政府深知赛道对于自身的影响,筹措并提供了重建资金。F1维修站等设施得以重建,赛道也进行了适当改造。尽管如此,斯帕赛道依然被认为是如今所有赛道之中,危险性位居前列的地方,尤其是在Eau Rouge和Raidillon弯道。依然在不同系列赛中,出现多起严重撞车事故。例如2021年Lando Norris在Raidillon赛道撞上轮胎护栏,甚至2019年导致Anthoine Hubert的死亡。
否极泰来重建希望
终于,在2022年F1比利时大奖赛之前,斯帕赛道进行了重大设施和安全改造。此次改造着重针对Eau Rouge/Raidillon弯道区域,增加了额外的缓冲区,以应对近年来该区域发生的多起严重事故。此外还在多个弯道增设或改进了砂石缓冲区,重新铺设了赛道表面改变抓地力水平。
2024年阿斯顿马丁自1948年以来首次获胜
红牛车队的马克斯·维斯塔潘成为首位驾驶F1赛车测试新赛道的车手。负责改造的负责人透露,在评估了20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后,最终在前F1车手蒂埃里·布特森和埃马努埃莱·皮罗的协助下选定最合适的方案,并通过F1和GT赛车的模拟进行优化。如今的斯帕赛道终于得到F1赛会认可,合同也延长至2025年。
以国王的名义
比利时24小时耐力赛起源于比利时皇家汽车俱乐部(RACB)对举办自家耐力大奖赛的需求,旨在为本土车企提供与外国竞争者对抗的机会。这项赛事的最初目标是测试比利时车企的生产能力。1964年,赛事迎来了现代化的重生,并成为著名的斯帕24小时赛。这一变革直接源自60年代旅游车赛事的流行,汽车工业进入黄金时代,厂商们认识到这种赛事对日常消费车的宣传价值,因此逐渐将赛事打造成了广告推广的平台。
随时造访的大雨天气
随着1988年欧洲旅游车锦标赛的取消,赛事组织者不再依赖已有的统一规则,开始寻求新的赛事形式。从2001年开始,赛事由SRO赛车集团纳入国际汽联GT锦标赛(FIA GT),这标志着强大的GT赛车将主导斯帕赛道。如今,斯帕国王杯(CrowdStrike)24小时耐力赛已成为Fanatec欧洲GT世界挑战赛和洲际GT挑战赛的核心赛事,成为全球知名GT3赛事的"皇冠珠宝",每年吸引世界各地顶级车队和车迷参与。而有意思的是,国王杯 (Coupe du Roi) 是授予给得分最高的制造商,由其出品的汽车性能决定,与总冠军无关。例如,1986年,澳大利亚制造商霍顿夺得了这一奖杯,尽管他们在比赛中只获得第18、22和23名。
除了赛车还有SPA
斯帕赛道的一大亮点是有比世上任何一条赛道都多变的天气情况。比利时阿登山区的赛道地势起伏,穿越山脉和森林,这里复杂的气流和局部气候,经常会出现某些区域遍布浓雾或降雨,而其他部分则艳阳高照的情况。加之比利时的气候也为斯帕带来频繁的降水,尤其在秋冬季节,天气状况说变就变。大西洋低气压系统的影响令当地天气预报变得十分困难。但这一切无疑极大地增加了赛事之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这种不可预测性使得每一场比赛都充满悬念与戏剧性,极其考验车手的驾驶技巧和车队的应变能力。当然也为赛事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刺激,这是车迷热爱这一赛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
来源:汽车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