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短剧拍摄现场,一只3个月大的玄风鹦鹉被生猛地按进装满玫红色染料的塑料盆。
某短剧拍摄现场,一只3个月大的玄风鹦鹉被生猛地按进装满玫红色染料的塑料盆。
经过长达2小时的“晕染”,剧组想要的“火凤凰”诞生了。
然而,它却蔫头耷脑地蜷缩着,肿胀的脚爪如同发紫的葡萄。
更加讽刺的是,长达2小时的折磨,小鹦鹉只在剧中作为背景镜头出现3秒。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该剧原著本来并没有“火凤凰”情节,这个只是为了博眼球新增的角色……
01
“今天NG了20多次,鸟都快晕过去了,导演却非要拍出‘浴火重生’的眼神。”剧组场务人员无奈摇头。
在36ºC摄影棚里,被染色的鹦鹉被放置在强光灯下一次次地重复拍摄。
它试图用喙梳理被黏成一绺绺的羽毛,却只会让自己吞下更多的化学残留。
这么小的鹦鹉此前2小时到底经历了什么?
作为“御用演员”,它的爪子被特制的支架固定,喙部因惊恐微微张开,发出断断续续的嘶鸣声。
染色师手持毛刷,将刺鼻的化学染料一层层一遍遍地涂抹在它本应是黄白色的绒毛上。
小鹦鹉一开始拼命蹬动肿胀的双脚,指甲刮擦盆边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但它的这一切挣扎,注定就是徒劳,根本挣不脱染色师的手掌。
染色后的“神鸟”变成了剧组所需要的“火凤凰”,而它原本是只温顺可人的宠物鸟。此时的它,羽毛变成了鲜血一般的猩红,尾部被染成了诡异的蓝紫色,连鼻孔都被颜料堵住了。
该视频被曝光后,引起了一片舆论风暴。
02
剧组面对公众的强烈谴责,抛出了一份看似专业的声明:使用“宠物专用安全染毛膏”。他们表示,全程都有兽医进行监护,拍摄后已经将其放归自然了。
然而,网友扒出的画面却撕碎了剧组的这份说辞。
鹦鹉被浸染时,染料直接接触皮肤,鼻孔内残留明显,并不是所谓“安全染毛膏”。
而剧组的“放归”更是将人工繁育的玄风鹦鹉(原产澳大利亚)直接丢进完全陌生的荒郊野岭。
动物保护专家孙全辉博士一针见血:“染色剂中的苯胺类化合物是会灼烧鸟类的呼吸道的,而那鲜艳的羽毛在野外相当于就是死亡通知书。”
被染色的鹦鹉不仅仅面临化学染料的中毒风险,更是会成为天敌的移动活靶子。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只玄风还尚未断奶,剧组却声称它被放生后能“自主觅食”。
03
“3秒镜头值得毁掉一条生命吗?”网友质问。
制片方的回答让人感到窒息:“特效每分钟成本要上万,实体拍摄才更显真实。”
然而,仔细探究其拍摄花絮,所谓的“真实”充斥着荒唐:染色后的鹦鹉在镜头前瑟瑟发抖,剧组人员为了让它保持“浴火重生”的状态,硬是用木棍敲打其头部。
当小鹦鹉因疼痛躲闪时,剧组人员却发出“这鸟演技好呆呀”的嘲讽。
相比之下,同期另一部仙侠剧用CGI技术制作的凤凰全网爆红,每根羽毛都能随光线变幻色彩。
更加让人愤怒的是,有记者追问“为何不用特效”时,制片人私下抱怨:”CGI火焰鸟每秒要3000块,染个鸟才80!”
在他们眼中,鹦鹉不过是件“可以再生的道具”,死了一只还能网购补货,幼鸟市场价仅需150元左右。
该短剧剧组就为了省这笔小钱,不仅付出了鹦鹉惨遭折磨的代价,更因舆论的发酵被迫下架剧集,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然而,剧组接下来的回应态度更加激怒了公众。
动物保护组织介入后,要求公开鹦鹉的现状,剧组说已“妥善安置”,但始终没有提供安置地点、监控视频等实质性的证据。
该剧组涉事演员更是集体关闭社交媒体评论区,制片方也未就具体安置措施作出解释。
04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
有网友翻出某战争片,为了追求所谓的“悲壮场面的真实感”,将一只屡获战功的退役军犬“海龙”绑上了真炸药并炸死。
更加悲情的是,该军犬的训导员事前并不知情,当看到爱犬被炸得粉身碎骨后当场痛哭至吐血晕厥。
该片最终豆瓣评分跌至2.1分,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评分最低的作品。
此外,2013年某热播剧拍摄期间也发生了一起白狐幼崽死亡的悲剧。
剧组为追求“赤尾白狐”的视觉效果,专门购买了一只未满周岁的白狐幼崽,并将其尾巴人工染成红色。
由于剧中涉及到大量的变身镜头(约几十场),这只幼崽被连续多日高强度使用。
为缩短拍摄周期,剧组采取日夜赶工模式,导致白狐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最终体力透支,倒地死亡。
尽管剧组事后声称“第一时间送医抢救”,但网友质疑其说辞,指出,“动物在拍摄现场早已有明显的征兆,却没有送医,只剩最后一口气才送去有何意义?”
出品方最后虽然公开致歉,但并未公开具体整改措施,其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
05
染缸旁散落的红色羽毛,已经被扫进了垃圾桶。
但,动物的监管真空依然让人忧心忡忡。
我国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对人工繁育的动物却缺乏细则。
某地广电局工作人员坦言:“除非涉及保护动物名录,否则我们只能建议慎用活体。”
这种模糊地带,让无数玄凤鹦鹉式的悲剧在摄像机后反复上演。
但其实,解决方案早已存在。
比如迪士尼《奇幻森林》用CGI打造狼群,《流浪地球2》的机械狗笨笨更是收获千万云养父母。
更有人翻出1999年《宝莲灯》的创作轶事。为了画好小猴子,主创团队在动物园整整蹲守3个月。
这些案例证明,敬畏生命从不会削弱艺术的感染力。
近期,20多家影视公司已联合发起《动物演员福利公约》,要求涉及活体动物的镜头必须公示第三方评估报告。
或许,微小生命的消逝,也能警醒影视行业长期存在的此类问题。
所以,当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下一个“神兽”时,请记住:真正的魔幻,从不需要真实的鲜血来浇灌。
素材来源:
光明网 《网友怒了!一剧组将鹦鹉全身染色拍摄后放归?》 2025-04-03
来源:笑料百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