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共话PCSK9抑制剂,瑞卡西单抗助力血脂管理策略优化

摘要:近年来,血脂管理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研究、新药物层出不穷。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凭借独特的抗体YTE突变技术,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给药间隔最长可达12周,相较其他PCSK9单抗更具给药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节约医疗

近年来,血脂管理领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研究、新药物层出不穷。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凭借独特的抗体YTE突变技术,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给药间隔最长可达12周,相较其他PCSK9单抗更具给药优势,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节约医疗资源。近日,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刘启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孙艺红教授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医学总监祁晟先生接受采访,深入探讨PCSK9抑制剂的临床地位和瑞卡西单抗的临床应用优势,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血脂管理思路。

医脉通

PCSK9抑制剂在血脂异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临床地位是怎样的?

李建军教授

心血管疾病作为与老年性痴呆、癌症、艾滋病并列的全球难治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全球包括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在我国,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占居民死因构成的40%以上,且疾病负担仍在继续增加,防控形势严峻,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又是ASCVD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血脂管理和LDL-C达标首当其冲成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

LDL-C水平越低越好,达标越早越好,达标时间维持得越长越好,是目前我们对于心血管疾病管理策略的共识。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许多医生对上述问题尚未给予充分重视,也缺乏更多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手段。面对上述问题,加强对LDL-C管理的重视,提升临床医生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研发更多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是循序渐进的,在降脂治疗领域先后发现了“基石”他汀类药物,以及“伴侣”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二者联用虽然提高了降脂效率,但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达标率、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持续时间仍然偏低。近年来,PCSK9抑制剂不断涌现,展现出较强的胆固醇调节作用,通常可以降低LDL-C水平达50%-70%。因此,PCSK9抑制剂成为了除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之外的“第三驾马车”,也是降脂治疗的“利器”。

医脉通

在新近发布的国内外权威血脂管理指南中,PCSK9抑制剂的地位有所提高,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李建军教授

PCSK9抑制剂能够快速、大幅降低LDL-C水平。既往大型心血管结局试验显示,PCSK9抑制剂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发布,国内外权威指南对PCSK9抑制剂的推荐级别进一步提高,表明PCSK9抑制剂在血脂异常和ASCVD管理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指南的更新将进一步推动PCSK9抑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强有力的治疗武器,为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

瑞卡西单抗作为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显著的特点在于能够延长给药间隔,突破了现有PCSK9单抗给药间隔较短的瓶颈。具体而言,瑞卡西单抗450mg的剂量可以每12周注射一次,这一创新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突破。因此,推动瑞卡西单抗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并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学术和临床价值。

医脉通

近年来,国内外PCSK9靶点降脂药物不断涌现,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已经有多项III期研究结果在国际亮相。您认为与现有常用的PCSK9单抗相比,瑞卡西单抗有何优势?对于其在未来血脂异常治疗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和差异化发展您有何建议?

刘启明教授

瑞卡西单抗是我国科学家紧跟国际发展潮流,从我国血脂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研发出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治疗优势已得到多项III期研究验证,有望在血脂异常患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REMAIN-11和REMAIN-2研究2证实,瑞卡西单抗单药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以及瑞卡西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带来LDL-C的显著降低,并促进LDL-C达标,其有效性确切,且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基于瑞卡西单抗在REMAIN-1和REMAIN-2研究中的表现可见,与其他临床可用的PCSK9单抗相比,瑞卡西单抗展现出长周期给药、长效降脂的优势。现有的PCSK9单抗通常需要每2周、4周或6周给药一次,而在这两项研究中,瑞卡西单抗300 mg Q8W和450 mg Q12W治疗组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脂疗效,最长给药间隔可达12周。瑞卡西单抗的这一优势对于未来临床实践中的患者管理,尤其是对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具有潜在价值。瑞卡西单抗的上市值得期待,我们也希望在未来继续探索其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老年冠心病、口服药物治疗血脂难以达标、治疗依从性较差等患者中的应用,助力患者获得更早、更快、更长的血脂达标。

医脉通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PI)开展的“瑞卡西单抗联合治疗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Ⅲ期临床研究-REMAIN-2研究”已登顶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JACC,IF:21.7)。能否请您从该研究的作者角度,解读下此研究将为血脂管理带来什么重要价值和临床启示?

孙艺红教授

2纳入689例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其中69.5%的患者伴ASCVD史,旨在探索此人群在稳定剂量他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瑞卡西单抗150mg Q4W、300mg Q8W和450mg Q12W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研究充分证实瑞卡西单抗具有强效降脂作用,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达62.2%,24周达标率高达94.5%。此外,150mg Q4W、300mg Q8W及450mg Q12W三种治疗方案均表现出良好的降脂疗效,因此瑞卡西单抗在临床应用中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且较现有PCSK9单抗在延长给药间隔方面更具优势,最长达3个月的给药间隔也将大大提升用药的便利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ASCVD获益主要来源于LDL-C降低的幅度及达标持续的时间,瑞卡西单抗在延长给药间隔的同时,仍能稳定和持久地降低LDL-C水平,这对于减少ASCVD事件和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医脉通

瑞卡西单抗的多项III期研究结果已陆续登上国际舞台,展现出良好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请您谈谈瑞卡西单抗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与前景,以及您对其在PCSK9单抗赛道的看法?

祁晟先生

瑞卡西单抗的III期研究结果不仅显示出该药良好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还展现了其作为长效PCSK9单抗的用药灵活性和便利性。REMAIN-1、REMAIN-2研究相继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JACC杂志发表,进一步证明了国际上对瑞卡西单抗和这两项研究的认可。这两项研究的特点在于提供了瑞卡西单抗的三种灵活的给药方案,并且证实了瑞卡西单抗在给药间隔最长达3个月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有效控制血脂水平,这也是JACC杂志认可这两项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瑞卡西单抗给药方式灵活,可实现长周期给药,最少一年仅需四次治疗,这意味着可以减少每年注射药物的频次和复诊的次数,不仅给患者带来便利,也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

目前,瑞卡西单抗的上市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创新的给药方案,瑞卡西单抗在PCSK9单抗赛道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总结

近年来,PCSK9抑制剂的治疗地位不断上升,成为血脂管理的利器。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单抗——瑞卡西单抗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可强效降脂,且给药间隔较现有PCSK9单抗大大延长,为临床提供了疗效更持久、给药更灵活和便利的治疗选择。若瑞卡西单抗临床可及,或可通过降低给药频率和提高用药依从性,助力患者LDL-C长期达标。

专家简介

李建军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IAS)学会亚太分会主席

国家心血管病代谢性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国家心血管病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生物化学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委会常委

亚太代谢性心血管疾病联盟常务理事

北京市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管理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代谢学组顾问

JACC: Asia,njp Cardiovascular Health等10余种国际期刊编委

中华CVD/中华老年CVD杂志等15余种中文期刊副主编,编委

获国家科技技术成果奖,中华医学奖,北京自然科学奖等12项

2022-2024年斯坦福大学2%科学家收录及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收录

专家简介

刘启明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美国心脏病学会资深会员(FACC)/美国心律学会资深会员(FHRS)

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心律与心电分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国家心律失常介入技术医疗质控中心专家

湖南省医学科学骨干人才

国家卫健委授予“健康卫士”荣誉称号

《PACE》、《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等期刊编委

美国Oklahoma大学和德国汉堡St. Georg医院访问学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2项,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2项,

主编国内首部《无导线心脏起搏器》专著

专家简介

孙艺红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血栓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分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血栓学组副组长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委员(FESC)

参考文献:

1. Xu 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Nov 12;84(20):2026-2036.

2. Sun Y,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4 Nov 12;84(20):2037-2047.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