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南极中爪鱿现身!目前已知的最大无脊椎动物之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7 16:45 3

摘要:上图:最新记录的南极中爪鱿。这是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的研究船“法尔科”号在海洋普查(Ocean Census)旗舰考察期间,于3月9日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岛(South Sandwich Islands)附近600

本文来源:“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上图:最新记录的南极中爪鱿。这是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的研究船“法尔科”号在海洋普查(Ocean Census)旗舰考察期间,于3月9日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岛(South Sandwich Islands)附近600米的深处,利用其遥控潜水器“苏巴士安”(SuBastian)拍摄到这条长约30厘米的南极中爪鱿。2025年同时也是南极中爪鱿被鉴定的100周年,据估计,它们的最大体长可达7米。图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本文约2500字,阅读约6分钟

2025年4月16日,来自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最新报告震撼了科学界。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在南极附近的深海拍摄到了南极中爪鱿(学名:Mesonychoteuthis hamiltoni)的影像,而且,这只南极中爪鱿竟然是一只年幼个体,长约30厘米。这个发现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南极中爪鱿一直以来都是海洋生物学中的神秘物种,直到现在,科学家们才第一次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中捕捉到活体影像。

南极中爪鱿的首次影像是由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远程操作潜水器(ROV)SuBastian拍摄的。该潜水器在600米深的南大西洋水域拍摄到的影像,可以看出这只透明的幼体南极中爪鱿在深海中的生活状态。这一发现发生在2025年3月9日,当时,考察队正在进行一次探索性的深海生物调查,地点位于南桑威奇群岛附近的南大西洋。

图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南极中爪鱿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深海生物,它属于小头鱿科(学名:Cranchiidae)。这一科的生物,通常身体是半透明的,所以一般来说在深海的黑暗环境中保持一定的隐蔽性。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了南极中爪鱿的存在,但由于它们栖息在深海,距离人类的活动区较远,导致对它们的研究始终处于较为初步的阶段。南极中爪鱿的体型庞大,成年的个体能够长到7米,体重可达500公斤,是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之一。尽管如此,关于南极中爪鱿的生活习性、生命周期以及繁殖方式等仍然缺乏详细资料。

公开资料显示,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是一家致力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推动全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和保护。该研究所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各种深海探险和生物学研究,其研究船和设备均为海洋科学家提供重要的研究平台。远程操作潜水器(ROV)SuBastian是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核心探索工具之一,具备高超的水下操作能力,能够深入海洋深处进行精细的生物观测、数据收集和样本采集。SuBastian配备了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各种科学仪器,帮助科学家在深海环境中捕捉到许多此前无法见到的海洋生物影像,对探索未知的海洋生命和环境变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此前,“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曾经发布过一篇专门介绍这个机构的文章,《从深海到公众,施密特海洋研究所如何推动海洋科学?》

过去,科学家对南极中爪鱿的了解多来自一些零散的线索,比如鲸鱼胃中发现的鱿鱼残骸,或是它们作为捕捞目标的牙鳕鱼捕食记录。可以说,南极中爪鱿一直以来都像是深海中的“幽灵”,很少有人见到它们的真实面目。直到这次考察,科学家们才有机会通过最新的技术,首次拍摄到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影像。

图源:施密特海洋研究所

除了南极中爪鱿,这次深海考察还带来了另一个重大发现。2025年1月25日,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另一次考察拍摄到了另一种罕见的玻璃鱿鱼——冰川玻璃鱿鱼(学名:Galiteuthis glacialis)的影像。这种生物与南极中爪鱿在外形上有相似之处,都具有透明的身体和长触手,但它们栖息的区域和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冰川玻璃鱿鱼首次被拍摄到的地点是南极附近的贝林斯豪森海,拍摄深度为687米。这两项发现,证明了人类对于深海生物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许多种类仍然藏匿在未知的深海世界中,等待我们去发现。

这次拍摄南极中爪鱿的考察任务,实际上是一项为期35天的海洋普查计划,目的是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发现并记录新型海洋生物。该项目是施密特海洋研究所与多个国际合作机构共同开展的,其中包括日冕基金会-内克顿海洋普查、普利茅斯大学(英国)、GEOMAR海洋研究中心(德国)以及英国南极考察局等。科学家们利用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远程操作潜水器SuBastian,深入海底600米深处,进行精细的生态调查。

这些技术,让科学家们能够在实时传输的情况下与全球的其他专家共同讨论和分析数据,分享研究成果。普利茅斯大学的米歇尔·泰勒博士表示:“借助远程操作潜水器,能够将这些深海影像实时共享给全球科学家,这不仅加速了物种发现的过程,还扩展了我们对海洋生命的理解。”

南极中爪鱿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触手中央长有一排钩子。这些钩子是南极中爪鱿与其他玻璃鱿鱼的重要区别之一,科学家通过这个特征能够明确区分不同种类的鱿鱼。尽管南极中爪鱿和冰川玻璃鱿鱼在体型上有相似之处,特别是透明的身体和锐利的触手末端,它们的触手结构却有所不同。通过这些细节,科学家能够进一步了解这些深海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查阅资料了解到,南极中爪鱿的成体可长到7米长,体重大约可达到500公斤,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无脊椎动物之一。它们的生活环境深处于南极周围的冰冷水域,因此能够适应极端的温度和压力。至今,关于它们的繁殖、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知识仍然相对匮乏。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失去幼体时期的透明外观,逐渐呈现出更为庞大的体型,成为深海中的顶级捕食者。

南极中爪鱿的首次拍摄,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深海世界中一个鲜为人知的角落。虽然这种鱿鱼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每一次新的发现都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有助于推动海洋生物学的进步。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执行主任乔蒂卡·维尔玛尼博士表示:“我们通过此次拍摄,能够收集到大量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将帮助全球的专家更好地辨识和研究这些神秘的海洋生物。”

迄今为止,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远程操作潜水器SuBastian已经成功拍摄到至少四种不同鱿鱼的首次确认影像。2020年,科学家通过它拍摄到了小旋鱿(Spirula spirula)的影像,2024年则拍摄到了另一种鱿鱼——Promachoteuthis。这些影像的拍摄为科学界提供了珍贵的数据,让人类更多地认识到了海洋生态的丰富性、复杂性。

正如维尔玛尼博士所说,海洋充满了未解的谜团,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会越来越多地揭开更多深海生物的神秘面纱。每一次深海探险的背后,都承载着对未知的探索与追求。对于我们普通大众而言,尽管这些海洋生物距离我们极为遥远,但它们的存在却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洋与湿地

海洋·前沿

来源:彬哥聊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