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艘8200TEU集装箱船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设计,并将能够使用环保性更佳的生物甲烷为燃料,配备温特图尔(WinGD)研发的XDF发动机和废气再循环智能控制(iCER),可大大降低甲烷排放。为达满足未来减排需求,该船还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很高兴‘K
“KOTA OASIS”轮,太平船务(PIL)订造的4艘“O级”(O Class)集装箱船首制船,日前在扬子江船业集团旗下船厂命名。
这艘8200TEU集装箱船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设计,并将能够使用环保性更佳的生物甲烷为燃料,配备温特图尔(WinGD)研发的XDF发动机和废气再循环智能控制(iCER),可大大降低甲烷排放。为达满足未来减排需求,该船还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很高兴‘KOTA OASIS’轮加入我们的船队。这艘船是PIL迈向可持续发展和卓越运营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首家在2022年投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亚洲班轮公司,我们做出了大胆承诺,致力于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PIL首席执行官Lars Kastrup说。
图源/PIL
加上“KOTA OASIS”轮,PIL已在2025年接收了5艘可使用LNG作为燃料的集装箱船。
14000TEU集装箱船“KOTA EMBUN”轮由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建造,是PIL船队中第1艘通过风流导板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的船舶,也是其船队首艘LNG双燃料“E”级(E Class)船。该型船总长335米、型宽51米、型深27.2米,结构吃水16米,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要求。作为江南造船自主研发的“鲲系列”(KUN-14N)集装箱船,该船采用GTT Mark III围护系统,搭载新一代iCER 2.0系统双燃料主机,并可兼容使用氨燃料。同时,该系列船在任务自动化系统设计和装置配备方面使用人工智能(AI)及物联网(loT)技术,以此提高船舶运营效率和船员工作效率。
图源/PIL
除此之外,PIL还订造了5艘LNG双燃料9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新船预计于2027-2028年交付,随后将被投放于PIL运营的东南亚-中东航线以进一步提升航线服务综合能力。这型集装箱船总长274米、型宽45.6米、型深24.8米,结构吃水16米,配备沪东中华自主研发的76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燃气模式下的续航里程达13000海里。
作为首家在2022年开始投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的亚洲班轮公司,PIL在三年内已经订购18艘新造船,现有13艘包括9000TEU船在内的不同载箱量集装箱船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交付。
图源/PIL
来源:中国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