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7日上午,县教体局五楼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第五幼儿园学生家长李女士(化名)。她手持绣有“用爱陪伴成长,用心启迪智慧”的锦旗,专程前来感谢洪雅县第五幼儿园老师们对其孩子的悉心培育。这份特殊礼物背后,承载着一个曾被语言发育迟缓困扰的幼儿,在科学干预
4月27日上午,县教体局五楼办公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第五幼儿园学生家长李女士(化名)。她手持绣有“用爱陪伴成长,用心启迪智慧”的锦旗,专程前来感谢洪雅县第五幼儿园老师们对其孩子的悉心培育。这份特殊礼物背后,承载着一个曾被语言发育迟缓困扰的幼儿,在科学干预与情感浸润中实现“破茧成蝶”的暖心故事。
据了解,李女士的孩子因语言发育迟缓,词汇量仅停留在单字叠词阶段,表达需求时常因无法准确传递想法而急得眼眶发红,集体活动中也总是安静地蜷缩在角落。面对这样的特殊需求儿童,班级教师团队制定了“渐进式融合”干预方案:主班袁老师每天用20分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或绘本共读,通过夸张的口型演示与触觉游戏(如触摸喉咙感受声带振动)激发语言模仿欲望;保育员陈老师巧妙利用点心时间创设“选择情境”(“要苹果还是香蕉?”),引导孩子从指认到尝试发音;在心理引导方面,老师们为孩子准备了一套情绪卡片,帮助她建立非语言沟通渠道。将干预融入每个生活细节——晨间接待中的温暖问候、早操活动时的击掌计数、集教活动和游戏活动中趣味鼓励等等,都成为天然的语言训练场。
经过2年左右地持续干预,这位小朋友的语言发展呈现突破性进展:现在的她不仅能清晰说出“老师帮我打开杯子”等简单短句,还会主动拉着小伙伴衣角说“一起玩”,甚至会主动参与活动给娃娃编故事。更让家长惊喜的是,随着语言能力提升,她的社交主动性显著增强,班级一位老师生病时,她回家后竟主动告知家长,慢慢地说:“妈妈,今天老师生病了,我很想她。”那一刻,孩子家长在惊讶中湿润了眼眶,老师们知晓后也深深的感动和欣慰。
第五幼儿园园长表示,这面锦旗不仅是家长对本园幼教工作的信赖和肯定,也是家园共育生命的珍贵见证,更诠释了幼教工作者以爱育爱的初心,园所将始终秉持“野蛮体魄·启智尚美·育中国娃”的办学目标,持续以专业为基石、以爱为底色,为孩子们的成长播撒更多阳光。
来源:锦绣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