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直面死亡的必然性,接纳生命的有限性,专注于"让每个当下值得"。
《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我们挂在嘴边的"不想活了"不是想结束生命,而是想结束痛苦。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
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直面死亡的必然性,接纳生命的有限性,专注于"让每个当下值得"。
这个观点与欧文·亚隆不谋而合。这位研究存在与死亡半个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没有用大量数据佐证,而是通过10个极具代表性的心理治疗故事,将生命最本质的真理娓娓道来。
在《一日浮生》的这些故事里,你会遇见:一位必须压抑丧子之痛来抚慰患者的护士;一位因学术研究而不得不解构对亡友珍贵回忆的心理学者;一位拒绝心理探索到让亚隆本人都陷入信仰危机的男人……
《一日浮生》
当你陪伴故事中的主人公走过生命中最艰难的路,你会发现这些故事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真相:当我们学会与死亡和解,反而能找到让每个平凡时刻焕发光彩的生存智慧。
所以下次当你想说"不想活了"时,不妨停下来想想:这或许不是对生命的厌倦,而是对更真实活着的渴望。
“你我世人,皆如寄人生。或铭记,或遗忘,大体如此。”
——《沉思录》
人生就是一场大型开放世界游戏探索,不如走得大胆些。
— 新书速览 —
每个成年人,都需要一场认知系统的“断舍离
《一日浮生》:一本无法向他人分享的畅销书
成事者,7步解决复杂问题
4个维度的职场突围指南|423书单特辑
书读对了,生活可以不那么累|423世界读书日书单特辑
— 精彩直播 —
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