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慈善总会开展系列暖心项目关爱新就业群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20:06 2

摘要: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兴起于平台经济,是数字时代的新型劳动者。根据全国总工会第九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8400万新就业群体,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各层次,包括长途货运司机、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

新就业群体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兴起于平台经济,是数字时代的新型劳动者。根据全国总工会第九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8400万新就业群体,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各层次,包括长途货运司机、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此外,在网络直播、网约家政、社交电商等行业就业的群体也越来越受关注。苏州有700多万的外来人口,他们分布于各行各业,其中很多都是新就业群体。

为了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近几年来,苏州市慈善总会在市民政局和市委社工部等的指导下针对新就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慈善项目,精准落实慈善关爱,构建起覆盖保险保障、资金帮扶、多元服务的立体化关爱体系,让新就业群体真正成为新苏州人。

从“不确定”到“确定” “慈善+保险”托起稳稳的幸福

常年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四季无休、三餐不定”是新就业群体的生活常态。为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2019年以来,苏州市慈善总会创新“慈善+保险”模式,构建“覆盖多领域、多险种、多方参与、参保人零负担”的慈善保险体系,将慈善关怀化作实实在在的保障,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感。“每天差不多能跑100多单吧,在车流中抢时间,最怕的不是风吹雨淋,而是突发意外让家庭陷入困境。”快递员小余的话道出了行业共性担忧。

2021年,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苏州市快递行业协会、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快递工作者团体意外险项目,为协会2万名一线快递工作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内容包括意外人身伤害、意外医疗等。2024年,在原有保障内容基础上优化升级,新增意外住院津贴,按一天30元的标准,单次限赔90天。该项目采用不记名投保方式投保,这种“白名单”式的团体意外险受到企业和从业人员的青睐。2025年,在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苏州市慈善总会计划支出30万元,为全市约6万名外卖配送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不断扩大新就业群体保险覆盖范围。

在路上的除了快递小哥,还有客货运行业驾驶员。2024年,苏州银行从在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设立的慈善爱心基金中捐赠75万元为15万名客货运行业驾驶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对象为苏州市公共客运交通协会、苏州市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核定的在苏州市域内客货运企业(个体)登记的、具有从业资格证的所辖在营出租车(包括巡游车和网约车)和货车驾驶员。保障内容包含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等。截至目前,客货运行业驾驶员意外保险项目共理赔15.66万元,惠及客货运驾驶员29人次。

从快递小哥到客货运司机,再到外卖配送员,一张覆盖新就业群体的安全网正加速织就。苏州市慈善总会以“慈善+保险”创新赋能,进一步提高了慈善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丰富了慈善内涵,真正实现“平时有保障,急时送温暖”。

从“服务”到“被服务” 多元慈善关爱构建城市温暖港湾

除了筑牢安全屏障,苏州市慈善总会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多元需求,通过助困帮扶、健康守护、子女关怀、生活服务等方式将慈善关爱渗透到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城市的“温度”回应奋斗的“热度”,让更多劳动者在苏城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3年,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市妇联开展了女性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暖“新”项目,在全市开展针对快递、外卖、互联网等新业态行业困难妇女群体的帮扶,按照每户2000元标准给予资金救助。项目共支出9.8万元,惠及49户新就业群体困难家庭。2024年,苏州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在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设立苏州市关爱新市民慈善基金,针对在苏州因意外突发事件、重大家庭变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新市民,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资金帮扶。2025年,在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苏州市慈善总会将开展新就业群体困难对象帮扶项目。针对新就业群体中因重大疾病或突发性意外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给予一次性最高2000元的救助。项目预算为30万元。

2025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现场,新浒学校同学们表演的情景音诗画《把未来点亮》

“2022年,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的变动,我来到了苏州。当我第一次走进新浒学校的那一刻,心中满是忐忑。但同学的热情与老师的关怀,让我快速地融入了这个集体……这几年,我看着学校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谢谢你们给予我的帮助!谢谢你,苏州,把我们的未来点亮!”在2025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上,新浒学校同学们表演的情景音诗画《把未来点亮》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新浒学校是高新区唯一一所以新市民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聚集了来自全国25个省和自治区的1672名学生。2019年,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市科协、市教育局开展“慈善科普进校园”慈善项目,新浒学校就是首批获得科普大屏的学校之一。2021年,新浒学校慈善项目启动,三年来投入资金700余万元,从基础建设、教学设备、办学设施、文化建设、奖助激励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造,在爱心企业、高新区慈善总会和苏州市慈善总会的关心支持下,孩子们在这里接受教育,追逐梦想。

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为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姑苏区、工业园区、高新区6个县市区44所以新市民子女为主的公办学校捐赠了科普大屏。

从“他乡”到“故乡” 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城市以温情拥抱新业态群体,劳动者以奋斗反哺城市。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不仅赋予城市发展更强的韧性与温度,也成为推动城市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让每一位市民都能真切感受到这份因爱而生的美好。

爱心车队

“与其空车进城,不如帮助有需要的邻居。”在相城区,出租车司机李绍丰将老人扶上车。70多岁的王老伯,因膝盖疾病需要定期就医,成了李绍丰“爱心专车”的常客。“以前需要先乘坐公交、然后换乘地铁,再步行至医院,整个过程至少要两小时。”王老伯原本繁琐的出行,如今变得简单而安心,下楼即可坐上李绍丰的“爱心专车”,定定心心地出发。多年来,李绍丰无偿接送社区困难群众就医27人次,救助伤者7位,行驶超600公里。2023年,李绍丰通过同事介绍,加入了苏州出租车公益互助联盟。“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想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加入出租车互助联盟已经四年了,链接到他们一起,把爱心之火传得更远。”

车窗外是城市风景,车窗内是人情冷暖。从一个人的默默付出到一群人的携手前进,他们向善而行,为爱出发。

“烟很呛,但顾不上了,怕里面还有人!”2024年5月16日,昆山顺丰快递员刘裕明在派件途中,发现小区三楼窗户里正冒出黑烟。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找到物业经理和小区安保,拿起消防水枪,一同冲向三楼实施灭火。幸运的是,这次火灾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刘裕明在确认安全后,默默地离开了现场,继续他的快递工作。

苏州市最美快递员陆士龙免费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

“我有这个特长,我就去帮助他们,这都是小事一桩。”收发快递的路上,苏州顺丰快递员陆士龙总能顺手做几件好事。在桃源镇,快递车还没停稳,李大爷就等在门口向他招手,这是他和陆士龙约好上门理发的日子。从一次顺手的帮忙到成为上门理发师,多年来,陆士龙发挥理发特长,免费为社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志愿服务时长达200小时,受到社区群众的高度赞扬。

从“云端”到“线下”,从“城市过客”到“城市主人”,当慈善关爱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当保障体系与社会参与同频共振,这座2500年的古城正在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幸福篇章。(苏慈)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