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问陶诗歌传读诵活动是由蓬溪县下河小学校倡议发起,在中共蓬溪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旅游局、县文联、县社科联的指导下,蓬溪县问陶诗社、蓬山诗词学会、县楹联学会等蓬溪诗联团体共同参与的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清代蓬溪著名诗人张问陶诗歌艺术、
4月25日上午,“问陶诗歌·传读有我”张问陶诗歌传读诵启动仪式在蓬溪县下河小学校成功举行。
张问陶诗歌传读诵启动仪式会场
张问陶诗歌传读诵活动是由蓬溪县下河小学校倡议发起,在中共蓬溪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旅游局、县文联、县社科联的指导下,蓬溪县问陶诗社、蓬山诗词学会、县楹联学会等蓬溪诗联团体共同参与的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清代蓬溪著名诗人张问陶诗歌艺术、激发学校师生对古典诗词热爱的诗歌进校园活动。活动通过向学生发放《张问陶诗歌选读》诵读手册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朗诵张问陶诗歌,以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和蓬溪百姓参与解读蓬溪诗歌文化的精髓,塑造蓬溪诗歌文化名片。
中共蓬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小永、县教育局局长蒲文林、县文联主席熊艳、县社科联主席王勇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交付《张问陶诗歌选读》手册
启动仪式上,中共蓬溪县下河小学党总支书记王良向活动致辞,对嘉宾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他强调学校重视文化育人,此次传读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师生积极参与,在诵读中感悟张问陶诗歌精髓,汲取力量,增强文化自信。
蓬溪县教育局局长蒲文林充分肯定了蓬溪县下河小学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努力。他讲到,清代蓬溪诗人张问陶是蓬溪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他创作的诗歌不仅承载着巴蜀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蕴含着“真性情、真学问”的艺术价值追求。希望学校在组织朗读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精神,以趣味吟唱、诗歌配画、诗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培养新时代的小诗人,真正让传统文化、古典诗歌红起来,火起来,成为蓬溪文化自信的生动表现。
蓬溪县教育局局长蒲文林发言
蓬溪县问陶诗社副社长、蓬溪县张问陶文化研究专家王勇以生动详实的讲解为大家介绍了张问陶的生平简历和诗歌特点。他从张问陶的成长经历、仕途生涯,到其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深入剖析了张问陶诗歌“性灵洒脱、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独特魅力,带领在场师生穿越时空,领略这位清代诗坛巨匠的风采,让大家对张问陶及其诗歌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启动仪式最后,蓬溪县下河小学学生代表佘雨竹宣读了倡议书;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问陶家族文化研究专家胡传淮,蓬溪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李明海,蓬溪县问陶诗社社长颜鹏,蓬溪县蓬山诗词学会副会长岳敦云,蓬溪县楹联学会会长李映海等向学校交付《张问陶诗歌选读》诵读手册。
张问陶诗歌传读诵启动仪式上部分出席者合影
下一步,蓬溪县下河小学校将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安排邀请研究张问陶文化的专家老师到校为同学们举办诗歌讲座,解读张问陶诗歌的创作艺术,并在新学期举行张问陶诗歌阅读朗诵比赛。(问陶诗社 供稿)
来源:四川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