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商圈:烟火与时尚共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7 22:53 2

摘要:清晨六点,李村河畔的野馄饨摊刚支起炉灶,地铁3号线的闸机已涌出追逐潮流的年轻人;非遗糖画摊主在夜市点亮千盏灯笼时,乐客城裸眼9D动感球幕影院正上演仙侠世界的幻境……这里是李村商圈——一个能让穿汉服的Z世代与拎菜篮子的老青岛擦肩而过,让5元一碗的豆腐脑与米其林餐

清晨六点,李村河畔的野馄饨摊刚支起炉灶,地铁3号线的闸机已涌出追逐潮流的年轻人;非遗糖画摊主在夜市点亮千盏灯笼时,乐客城裸眼9D动感球幕影院正上演仙侠世界的幻境……这里是李村商圈——一个能让穿汉服的Z世代与拎菜篮子的老青岛擦肩而过,让5元一碗的豆腐脑与米其林餐厅共享同一片晨光的魔幻场域。

这魔幻的场景,恰印证了青岛人口中的那句“没到过李村等于没来李沧”——从明朝万历年间“乡十二大集”到年营业额超50亿元的山东最大双地铁商圈,这片“商业热带雨林”正以新旧共生的独特叙事,重新定义城市商业的想象力。

如今,这个拥有百年商贸基因的青岛北部商圈,正以一场“年轻力革命”重塑城市商业逻辑。第七次人口普查揭晓答案:李沧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全市最低(16.98%),而李村商圈夜间消费占比高达45%,Z世代客群同比激增62%,成为青岛的“青春心脏”。

既有千年商脉的文化积淀,又有地铁时代的流量密码,更以“青春+”模式重构消费体验,成为青岛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注脚……这个被戏称“李村不是村”的百年商圈,如何将“烟火味儿”与“国际范儿”完美融合,成为青岛商业升级的鲜活样本?

历史基因:从“大集经济”到百亿商圈的百年跃迁

李村商圈的故事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翻开《即墨县志》,明万历年间“李村大集,在县南六十里”的记载,揭开了这片土地的商贸基因。史载,李村大集因地处李村河畔,成为胶东半岛农副产品交易的枢纽,“逢二遇七”赶集日人潮如织,连一根针、一块布都需在此采买。彼时的河滩集市上,胶东半岛的渔民、农夫用海货换粮布,柳腔戏的锣鼓声与讨价还价的喧嚷交织成最早的“商业交响曲”。

时光流转至1994年,李沧区成立的号角吹响。“三产领先、商贸兴区”战略推动北方国贸、利客来等商场崛起,国营崂山百货的玻璃柜台里,“一抓准”的售货员用牛皮纸打包商品;利客来超市的购物车第一次碾过瓷砖地面,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凭票商品”宣告计划经济时代的终结,李村商圈初具规模。

而今天,站在地铁2号线与3号线交汇的站厅层抬头望去,乐客城的全玻璃幕墙折射着霓虹,万达广场的巨幅LED屏轮播着最新潮牌广告,首店经济与地铁红利叠加,织就“商业清明上河图”——商圈年客流突破2100万人次,年营业额超50亿元。

历史从未远去,“李村不是村”的调侃背后,是百年商脉的逆生长,百年大集与摩登商场的“对话”仍在继续——商场中庭里,捏面人的老手艺人被举着云台的自媒体围拍;李村夜市,流亭猪蹄的非遗传承人将秘方酱料装进国潮包装盒。“我们卖的不是商品,是活着的城市记忆。”一位守着糖画摊四十年的老师傅说。

首店矩阵:胶东半岛的“潮流引力场”

走进李村商圈核心项目维客星城,二次元街区的霓虹招牌与古风秀街的青瓦飞檐交相辉映。这里汇聚了谷乐屋、暴蒙、潮玩星球等全国知名二次元品牌,打造了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二次元主题街区,日均吸引超万名动漫爱好者打卡,周末漫展的票总在开售十分钟后秒空。

在李村商圈,扑面而来的是“首店经济”的时尚与活力——Zara Home山东首店以极简美学吸引家居爱好者,乐客城引入青岛首家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馆,维客星城的“二次元星城”集结上百个动漫IP,成为山东规模最大的泛文化主题街区。

李村商圈是山东首店经济的先行者。李村商圈落地区域首店品牌数十家,从元宇宙体验馆到轻奢买手店,从日咖夜酒到宠物社交馆,新业态以每月“上新”的速度刷新商业地图,其中超七成配备沉浸式体验装置,打破青岛北部“缺乏高端消费”的刻板印象。

“首店选择李村,看中的是地铁3号线与2号线交汇带来的日均40万客流,以及青岛北部消费升级的潜力。”李沧商圈一家国际快时尚品牌负责人坦言。从“老百货”到“新物种”,李村商圈正以“首店矩阵”重塑青岛商业格局。

多业态共生:月薪3千与3万的“共舞之地”

李村商圈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其打破业态藩篱、让高端与市井、传统与科技共生、“高中低全维度、吃购娱一体化”的业态生态:

高端体验方面,乐客城引入轻奢品牌集合店,银座广场的珠宝专柜单日销售额破百万,“商场逛车展”模式,刷新汽车零售场景;大众消费方面,北方国贸、利客来超市以高性价比吸引家庭客群,李村夜市集结天南海北的网红小吃,从铁板鱿鱼到蒙恬蛋仔,海底捞甚至将火锅摊搬进夜市,人均30元即可开启舌尖环球之旅。

“在李村,穿汉服逛非遗市集的白领,和拎着菜篮子的老人能共享同一片夜色,月薪3000元和3万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一位本地博主这样总结。这种“全客层覆盖”策略,让商圈年营业额突破50亿元,成为青岛商业“长尾效应”的最佳实践者。

近日,李村商圈新华书店青年夜校项目正式启动,为这片充满青春气息的商圈再添文化活力。青年夜校以“夜间课堂 + 兴趣社群”模式,计划开设传统文化、艺术美育、技能提升、AI科技等特色课程,成为青年们成长、学习与社交的理想之地。校区首创“文化点单”模式,市民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预约花艺美学、茶艺品鉴、美妆秘籍等多门课程。

从明代河畔集市到现代商业地标,李村商圈始终坚守“人间烟火”的底色,用夜经济点亮“青岛最美夜景”,打造“夜食、夜购、夜演”沉浸式消费场景业态。当李村大集的非遗灯笼与乐客城裸眼9D动感球幕影院共同点亮夜空,当青年们在商圈的潮流店铺中穿梭,又在夜校课堂里汲取知识,李村商圈正用最年轻的人口结构、最潮的商业生态,回答着青岛关于“如何留住年轻人”的命题。

“没到过李村等于没来李沧”的俗语有了新解——这里不追求“高端冷艳”,而是以一碗野馄饨的温度、一场动感球幕电影的想象力,织就“百年商圈欢迎你”的包容叙事。它的核心密码,在于以“烟火气”留住城市记忆,以“首店经济”打开国际视野,以“全客层生态”实现商业民主。这里不追求“高端冷艳”,而是以包容的姿态,织就一部“新旧共生”的城市商业史诗。或许,正是这种“新旧共生”的包容力,让李村商圈成为青岛最具生命力的商业地标。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