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声明,经过依据样品管理与合作规则的审核,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巴基斯坦六个国家的七所大学的申请获得批准。美国方面获批的机构为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两校均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资金支持。
中国已经批准了多项国际申请,借出嫦娥五号任务采集的少量月球样品,其中包括两所美国大学的申请。
图源:国家航天局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在4月24日于上海举办的中国第十个航天日大会上,宣布了最新一轮国际月壤样品借用申请的结果,并举行了月球样品借用协议签署仪式。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拍摄于2025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上海世博展览馆。
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声明,经过依据样品管理与合作规则的审核,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巴基斯坦六个国家的七所大学的申请获得批准。美国方面获批的机构为布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两校均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资金支持。
这一宣布正值中美贸易紧张关系持续之际。此前特朗普政府曾加征关税,并对中美之间的航天领域合作设置了壁垒,而中国也在加大太空外交的努力。中国国家航天局还在当天宣布了嫦娥八号南极着陆任务的国际搭载项目入选结果。入选项目涉及多个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计划的国家,该计划是中国主导、相对于美国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另一条探索路径。中国国家航天局还在上海表示,计划于2028年底发射的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也对国际载荷项目开放征集。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2020年底,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一处地质年代较年轻的区域,通过采样器和钻具,采集了1731克月壤。最初,这批样品仅对中国科研人员和机构开放,直到2023年8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开始接受国际申请。
嫦娥五号返回舱,拍摄于2025中国航天大会期间,上海世博展览馆。
NASA在当年11月表示,尽管需遵循美国国会长期设立的相关法律限制,其研究人员可以破例申请借用中国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
2011年起施行的“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规定,在NASA年度拨款法案中,严苛限制NASA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体进行双边合作。任何获得NASA资助的个人或机构,如需与中方开展双边活动,必须事先提交书面申请,并获得国会批准,同时需经联邦调查局(FBI)认证该活动不会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对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已经带来了诸多发现,包括发现新矿物“嫦娥石”(Changesite-(Y))、月球古代磁场长期存在的证据,以及通过与更古老的阿波罗任务样品对比,获得了新的地质演化见解。
在嫦娥五号任务取得成功后,中国于2024年完成了更复杂的嫦娥六号月背采样任务。嫦娥六号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阿波罗撞击坑采集了1935.3克样品,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到样品。
目前,这批月壤样品已为研究月球正背面差异、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校准月球撞击坑年代提供了新的数据,有助于进一步精细化太阳系行星表面的对比研究。
嫦娥六号样品目前仅向中国科研机构开放申请,但未来也将像嫦娥五号样品一样,逐步对国际申请开放。
嫦娥系列样品的借用体现了中国通过航天合作拓展国际伙伴关系的更广泛战略,尤其是在与美国围绕月球探索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参考
[1]https://www.cnsa.gov.cn/n6758823/n6758838/c10663422/content.html
[2]https://spacenews.com/china-to-lend-change-5-moon-samples-to-u-s-universities/
来源:NASA爱好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