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能专注地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但现在点开一篇稍微长点的文章立马关掉,电影也只挑三分钟速成版的看,刷短视频的时候倒是很有「耐心」,一条接一条地划。
有时候真的很想跪下来求自己别玩手机了,结果发现好像跪着也能玩手机。
以前能专注地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但现在点开一篇稍微长点的文章立马关掉,电影也只挑三分钟速成版的看,刷短视频的时候倒是很有「耐心」,一条接一条地划。
可能你会说:每天上班那么忙那么累,也干不了其他事,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让自己放松一下。又或者你会说:ADHD发作了,我也没办法。
但事实是,你的大脑正在经历「脑腐化」。
省流总结:少看短视频,多思考,否则,脑子真会生锈的!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脑腐化」——
「脑腐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网络流行语,指的是长期浸泡在短视频、段子、表情包等碎片化内容中,导致注意力涣散、思维浅薄、认知能力退化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经常上网看些没营养的东西会把脑子看废」。
别以为这只是危言耸听,2022年国内一项研究显示,长期碎片化阅读会损伤大脑白质结构,削弱视觉信息处理能力。
另外,一项研究也显示,儿童每天屏幕时间增加1小时,脑神经连接数量就会有所减少。
除此之外,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统计研究显示,日均刷社交媒体超3小时的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比平均值高出35%。
所有研究都指向同一个答案:碎片化内容会腐蚀人的大脑!
当我们不断滑动屏幕获取新信息时,大脑会持续分泌多巴胺,一旦停下来,就会感到一阵失落,只能又拿起手机刷个不停。
但这种即时满足的快乐只会让大脑沉迷于浅层的快感,并逐渐放弃深度思考,最终导致你连看完一段完整的文字都困难。
如何对抗「脑腐化」?
首要原则当然是减少对手机的依赖,但具体怎么做?可邻君这里有3个实用的小建议:
1. 用现实生活填满时间
给待办事项设定期限并拆解成小目标。当工作、学习、运动占满日程表,自然就没空惦记手机了。
2. 培养线下兴趣爱好
尝试完成收藏夹里吃灰的活动,比如舞蹈、画画、烘焙……真实的触感和达到目标后的成就感,比虚拟点赞更能滋养大脑。
3. 重拾长内容阅读
每天强制自己投入10-30分钟专注阅读长文章或观看纪录片。刚开始可能如坐针毡,但坚持两周后,你会发现注意力开始「回血」了。
不要只「活在周末」,赶紧放下发烫的手机,去看看枝头新冒的嫩芽,你会发现,真实世界的光影流动,比屏幕里那些划过就忘记的消息更动人。
来源:世道科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