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眼中的大模型困局与破局之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6 18:18 3

摘要:2025 年 4 月的武汉春意盎然,百度 Create 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近一小时的演讲如投入湖心的石子,在 AI 行业激起层层涟漪。这位中国 AI 领军人物手持话筒,毫不避讳地剖析当红模型 DeepSeek 的局限,言辞间既有对技术现状的清醒认知,更暗含对

2025 年 4 月的武汉春意盎然,百度 Create 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近一小时的演讲如投入湖心的石子,在 AI 行业激起层层涟漪。这位中国 AI 领军人物手持话筒,毫不避讳地剖析当红模型 DeepSeek 的局限,言辞间既有对技术现状的清醒认知,更暗含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

当李彦宏说出 "DeepSeek 不是万能" 时,会场大屏幕实时弹幕出现短暂停滞。这位素来以理性著称的企业家,用工程师特有的精确语言列出一组数据:在百度内部测试中,DeepSeek 处理复杂指令的平均响应时间达 3.2 秒,是同规模国产模型的 1.5 倍;每百万次 API 调用成本高出行业均值 40%。更关键的是,当需要处理图片、视频等非文本信息时,DeepSeek 的 "盲区" 暴露无遗。

这种坦诚背后,是百度智能云团队近半年的实践验证。自 2024 年末接入 DeepSeek 以来,百度地图导航系统的语义理解准确率提升 12%,但当用户上传街景照片寻求路线建议时,系统仍需调用其他多模态模型进行辅助。

这种 "双模型并行" 的架构,虽保障了用户体验,却使运营成本陡增 35%。李彦宏举着手机演示:当询问 "帮我设计武汉樱花主题 PPT" 时,纯文本模型只能给出框架建议,而具备多模态能力的模型已能自动生成图文并茂的模板。

这番演示恰好印证了他对行业趋势的判断 —— 纯文本模型的市场份额正以每月 5% 的速度萎缩。来自千帆平台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开发者对多模态 API 的调用量同比增长 270%,其中视频理解类需求增速最快。某直播电商平台的技术负责人会后透露,他们已放弃单一文本模型,转而采用组合式 API 架构,"就像组装电脑,显卡、内存各司其职"。

在这场关于模型价值的思辨中,李彦宏始终强调 "应用才是试金石"。他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某头部厂商的万亿参数模型在学术榜单上名列前茅,但其开放 API 的日均调用量不足千次;而专注客服场景的百亿参数模型,日均处理对话量超 2000 万次。这种反差揭示着行业真相 —— 参数竞赛已触及边际效应拐点,场景化能力正成为胜负手。

开发者茶歇时的讨论颇具代表性。一位连续创业者坦言,团队曾耗费三月微调某顶尖模型,最终发现响应速度难以满足实时交互需求,"就像开着跑车在市区送外卖"。如今他们转向国产 API 组合,通过负载均衡将成本降低 60%,响应速度提升至 800 毫秒内。这种务实选择,恰与李彦宏 "选对基础模型" 的呼吁形成呼应。

站在 2025 年的技术拐点,李彦宏的演讲撕开了行业繁华表象。当模型迭代周期缩短至周级别,盲目追逐参数规模已成过去时。那些扎根具体场景,在成本、速度、多模态能力间找到平衡点的解决方案,正在书写 AI 落地的新叙事。或许正如演讲结尾那个比喻:模型是未打磨的玉石,应用才是让光芒绽放的雕工。

来源:科技深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