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集“2024—2025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通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8 03:47 2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农业强国建设需求,锚定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充分发挥技术集成创新在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农业强国建设需求,锚定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充分发挥技术集成创新在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支撑农业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组委会现向行业征集“2024—2025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有关要求如下:

一、肥料新产品征集范围

肥料新产品是指在原料、形态、功能及生产工艺上有别于传统肥料的统称,具有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性状,主要包括: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土壤改良剂等。

二、新技术新成果征集范围

(一)育种技术。通过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手段,筛选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加强对种子、种苗等生产资料的监管,确保品种纯正和种子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二)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配合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围绕精准变量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构建科学施肥增效技术体系。涵盖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集成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包括土壤改良、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绿色植保技术。植保技术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包括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等。通过科学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资源环境技术。农业资源环境技术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体现。应契合绿色农资的核心概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环保、高效、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肥料、农药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中还包括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土壤保育与修复技术等。通过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五)智能化农机新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段。包括农机具的研发与推广、农机作业服务、农机维修保养等方面的技术。这些新技术应涵盖了智慧农机等现代化、智能化的装备和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精准作业和智能决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

(六)智慧农资服务数据平台技术。智慧农资服务数据平台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它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等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成果。通过科学的加工技术、精准的可视化数据和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农业生产数据的存储共享、农田的远程监控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三、征集要求

(一)推荐的肥料新产品符合《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要求,经过规范的田间试验,其生产过程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支持,并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产品在减少用量、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等方面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和特点。

(二)推荐的新技术应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及安全性等要求。技术体系应成熟完善、实用性显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具备广泛推广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三)推荐的新技术需契合资源环境安全、绿色高产高效等高质量发展标准,配备完善且清晰的技术规程与操作标准,以确保技术实施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此外,技术名称应精炼且突出其核心特性,以充分彰显其技术精髓与优势所在。

(四)推荐的新技术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应清晰明确,无任何权属纠纷。同时,技术中使用的投入品及农业装备等,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相关规定与要求,以确保技术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四、其他

(一)请按照要求填写“2024—2025年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征集表(见附件),提交材料需控制在2000字左右,要实事求是、突出亮点。同时,每个新技术可选送典型性照片8—10张,有条件的可附视频,相关材料须在5月25日前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协会将遴选优秀技术成果编入2025年7月3日—4日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会议资料册,并在同期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上进行宣传。

协会联系人:孟杰,010-59337908,13581937009

邮箱:nongzixh@vip.sina.com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