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日午后蝉鸣阵阵,老电扇吱呀转动,玻璃罐里的橘子汽水泛着清凉气泡……八零九零后的童年,像一本布满折痕的旧画册,每一页都藏着简单又珍贵的快乐。那些被岁月沉淀的回忆碎片,至今仍在心底闪着微光。
夏日午后蝉鸣阵阵,老电扇吱呀转动,玻璃罐里的橘子汽水泛着清凉气泡……八零九零后的童年,像一本布满折痕的旧画册,每一页都藏着简单又珍贵的快乐。那些被岁月沉淀的回忆碎片,至今仍在心底闪着微光。
放学铃声一响,校门口的小卖部瞬间热闹起来。五毛钱一袋的唐僧肉、无花果丝,能让我们在回家路上吃得津津有味。
一毛钱一张的“东南西北”纸玩具,藏着“孙悟空大闹天宫”“白素贞被压雷峰塔”的故事,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泡泡胶,含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制造出一串串在阳光下五彩斑斓的泡泡,追逐泡泡的笑声洒满了整条小巷。
电视是童年的“魔法盒”。每天傍晚守在14寸的彩色电视机前,等待《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的片头曲响起,模仿葫芦娃们的经典台词,幻想自己也有神奇的超能力
《还珠格格》重播时,全家围坐在一起,跟着小燕子又哭又笑;周末的下午,捧着零食,目不转睛地看《正大综艺》,好奇着屏幕里遥远国度的风景。那时的电视剧没有复杂的特效,却用真挚的故事填满了童年的想象。
娱乐活动虽然简单,却充满乐趣。在弄堂里跳皮筋,嘴里念着“马兰开花二十一”,轻盈地穿梭在橡皮筋间
拍洋画、扇卡片,为了赢到一张心仪的卡片,能和小伙伴们“战斗”一下午;跳房子,在地上用粉笔画出方格,单脚蹦跳着完成游戏,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放暑假时,和小伙伴们约好去河边捉蝌蚪、捞小鱼,湿漉漉的裤脚沾满了泥巴,却笑得格外灿烂。
手工制作也是童年的一大乐趣。用易拉罐做小灯笼,用冰棍棒拼小房子,用彩色卡纸折千纸鹤和星星。新年时,亲手制作贺卡送给同学和老师,歪歪扭扭的字迹里藏着最真挚的祝福。这些充满创意的手工作品,虽然粗糙,却是独一无二的童年艺术品。
八零九零后的童年,没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却有着最纯粹的快乐。那些在弄堂里奔跑的身影、在电视机前的欢笑、和小伙伴们的游戏时光,都成了记忆中最温暖的画面。岁月匆匆流逝,但童年的美好回忆,永远是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每当想起,嘴角总会不自觉地上扬。
来源:小政历史话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