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女性管理者的8项自我修炼丨开卷有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07:04 3

摘要:那是在一次中小企业峰会上,一群企业家围绕一位刚刚上任的女性CEO展开讨论。我原以为大家会谈论她如何布局战略、打造团队,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一句话却是:“她结婚了吗?”原本专业的交流瞬间偏离轨道,变成了对她私人生活的揣测:有人分析她的婚姻状态,有人讨论她的家庭背景

作者: 胡佳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创作者谈

写这本书的灵感,源自多年前我亲历的一段对话。

那是在一次中小企业峰会上,一群企业家围绕一位刚刚上任的女性CEO展开讨论。我原以为大家会谈论她如何布局战略、打造团队,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一句话却是:“她结婚了吗?”原本专业的交流瞬间偏离轨道,变成了对她私人生活的揣测:有人分析她的婚姻状态,有人讨论她的家庭背景,甚至有人对她的“稳定性”提出质疑。

这一刻让我意识到:在许多人眼中,女性领导者的私生活,似乎比她的管理能力更值得关注。这并非个例,而是许多女性在职业道路上反复面对的“隐形叙事”。

无论是家族企业的继承者,还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女性高管往往被性别化的视角包围。媒体和公众更关注她们的婚姻、育儿、穿搭,而非她们的战略眼光与绩效表现。想想宗馥莉接任娃哈哈集团时,“未婚”标签一再成为头条焦点,而她的企业愿景和管理理念却鲜有人深入探讨。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的社会命题:为什么我们评判女性领导者时,总是优先关注她是否符合某种“生活标准”,而不是她所创造的“价值标准”?

在教学和研究的经历中,我也多次遇到类似情境。曾有一位我敬佩的金融界女性领导者——希瑟,她不仅是管理着数百亿美元资产的私募基金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更是一位充满激情、勇于挑战的女性典范。

她曾应邀来到我当时任教的美国大学商学院演讲,分享她的成长与转折:如何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换专业,靠打工完成学业;如何跳出本专业,投身陌生的金融领域;又是如何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从基层一路晋升至管理层,并抓住一个不被多数人看好的海外机会,主动请缨前往澳大利亚担任CEO——用一份详尽的战略计划赢得总部信任,最终带领分公司实现跨越式成长。几年后,她又受邀出任一家表现不佳的纽约私募基金的董事长兼CEO,短时间内扭转颓势,重塑行业地位。

她的故事极富启发,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提问。但其中一位男生的提问却再次引发沉思:“您频繁换工作、四处奔波,您的丈夫怎么看?”

她平静地回答:“他很支持我,因为他是全职爸爸。”这个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全场短暂沉默。为了缓解气氛,她幽默补充道:“他每天送孩子上学后会去和全职妈妈们喝茶,但她们后来不带他去了,因为要去做指甲。”全场哄笑。而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讨论中展现出一个高度一致的共识:性别与管理的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广受关注。

这让我更加笃定,性别偏见并非某个社会的特殊问题,而是一种深层结构性障碍。美国心理学家沙因(Schein)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当人们谈论‘管理者’时,脑中浮现的往往是男性。”性别与管理角色的刻板联想,至今仍广泛存在。

许多女性为了获得认可,不得不努力表现得“足够男性化”,以迎合既定标准。但这种“伪装”往往让人忽视了她们自身独特且宝贵的领导特质。更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的研究已为女性领导力提供了全新视角。

杜克大学的阿什莉·罗塞特(Ashleigh Rosette)与利·托斯特(Leigh Tost)发现:当女性高管将男性化特质(如果断、坚定)与女性化特质(如关怀、共情)融合时,不仅会获得更高评价,其整体领导效能也被认为优于男性。这一研究为女性领导者打破传统角色期待、实现风格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也曾与新希望集团联合创始人李巍女士深入探讨此问题。她认为,女性管理者常常需要在“雌雄同体”中找到平衡。这一观点正是我提出“双关爱(2 CAREs)”模型的灵感来源。

该模型强调,女性管理者可以融合两类核心特质:一类是自信(Confidence)、决断力(Assertiveness)、重新思考(Rethinking)、进取精神(Enterprising);另一类则是关怀心(Compassion)、利他性(Altruism)、坚韧(Resilience)和授权(Empowering)。这种融合并非对传统性别特质的迎合,而是一种更具韧性与适应力的领导力表达。

本书正是围绕这一模型展开,融合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性别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众多女性高管与创业者的真实故事,试图为女性领导力描绘出一幅多维、真实、可持续的画像。

它不提供通用答案,而是希望激发更多思考:关于身份与力量、规则与突破、女性与领导之间的张力与可能。

愿你在阅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也理解他人的挣扎;跨越性别偏见,激发真实潜能;以独特方式引领团队,也成就自我。

如果你愿意,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关于领导力、身份认同与内在力量的探索之旅。

胡佳

胡佳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苏世民书院管理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15年美国研究一类的大学的任教经历,曾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费舍尔商学院管理学终身正教授及杰出教授。她的研究聚焦于亲社会型领导力、团队效能、数字时代的可持续领导与员工福祉,以及女性高管的职业体验。

胡教授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超过一万次,研究成果被《福布斯》《泰晤士报》《财富》等媒体多次报道。她现任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副主编、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责任副主编,并担任多家国际期刊编委。

她曾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并跻身全球组织行为领域最高产的领导力学者前十名。她同时是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学会会士、“Poets & Quants”评选的“40岁以下最佳教授”,以及美国管理学会中期职业杰出领导力学者奖得主。

她长期教授MBA与EMBA课程,致力于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富有实践价值的领导力洞察。

作序领读

徐淑英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凯里商学院荣休讲席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管理系创系主任

美国管理学学会(AOM)第67届主席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创会主席

陈晓萍

美国华盛顿大学福特斯商学院讲席教授

《组织管理研究》 (MOR)主编

薛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党委书记

推荐语

杨美虹

福特汽车中国副总裁,中国企业家木兰汇副主席

刘欣

央视国际频道主持人,制片人

唐宁玉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海南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

钱小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副院长

麻震敏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主编

全书目录

写在前面 001

第一章 自信之光:女性管理者的启航 (Confidence)011

为什么女性会不自信 013

自信的力量 :女性管理者成功的关键 021

探索真正的自信 024

自信的女性管理者的定义 037

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自信 039

如何做增加自信 040

工具 :如何测评自信和领导力水平 047

小结 049

第二章 关怀心之源:在领导中展现温柔的力量(Compassion) 051

关怀心为何对女性管理者至关重要 060

关怀心 :超越同情,比单纯同情更多 063

倾听 :一个重要的概念 065

关怀心的智慧 :道德选择、情绪耗竭和优柔寡断 068

自我关怀 :关怀心的双赢策略 071

培养关怀心,增强领导有效性 073

工具 :衡量你的关怀心与领导力水平 082

小结 089

第三章 决断之剑:女性管理者的坚定与果敢(Assertiveness) 091

果敢的定义 :自洽的领导之路 096

果敢在领导力中的性别差异 100

双重“天花板”:压力山大 103

“天花板”与“悬崖”:机会还是陷阱 105

果敢对女性管理者的积极影响 107

领导实践中如何提升果敢力 110

工具 :评估你的果敢力水平 130

小结 137

第四章 利他之心:以大爱引领团队共赢(Altruism) 141

利他与人性 :多重动机驱动的平衡之道 147

女性管理者的利他天赋 150

利他动机对于女性管理者的益处 152

如何做到利他 154

工具 :评估你的利他倾向和能力 166

小结 173

第五章 坚韧不拔:女性管理者的逆境成长力(Resilience) 175

荆棘与泥泞 :女性管理者的生存课程 179

女性的坚韧 :天生的还是磨炼的优势?180

坚韧的真谛 :共担重载而非独自承受 184

坚韧也需要柔软 186

坚韧不是与自己对抗 189

培养逆商和坚韧 :面对困难的个人和组织策略 193

时代的女性 :用智慧和坚韧将困境化为机遇 195

工具 :如何评估与培养韧性 199

小结 204

第六章 重新思考:思维转换引领未来(Rethinking) 207

从性别刻板印象说起 :重新思考的重要 212

打破性别偏见,果敢回应 216

不被既有观念束缚 :挖掘你的潜能 219

反思完美 :把弱点变为团队合作的强大动力 222

当性别偏见遭遇变革 226

培养灵活多变、不被定义的思维方式 228

工具 :如何识别和改善固化的思维习惯?231

小结 239

第七章 进取精神:女性管理者的雄心与梦想(Enterprising) 241

梦想的力量 :勇敢坚持,大胆去做 246

追梦之路 :拥抱无限可能 249

洞察未见之机 :直觉如何驱动进取精神与变革 252

梦想之美更在于追求的过程 255

现实与梦想 :学会平衡梦想与现实 257

勇敢尝试 :创新与进取精神的多元实践 259

培养不畏惧挑战的勇气 261

工具 :评估你的梦想能力和进取精神 264

小结 271

第八章 授权风范:激发团队潜能的艺术(Empowering) 273

领导力的真谛 :引导而非亲为 277

突破障碍 :克服“怕麻烦人”心理 279

授权的力量 :让团队成员感受到尊重和信任 282

真正的授权 :不只是放手 285

授权的艺术 :何时介入,何时放手 287

兼容并蓄 :授权型领导与指导型领导的结合 290

如何提高授权的效果 293

工具 :评估和提升你的授权型领导力水平

297 小结 304

第九章 双重关爱之道:自我成长与外界共融的艺术(Double Cares) 307

关爱自己与他人 :内外平衡的领导力之道 312

关爱员工与顾客 :创造双赢的企业文化 316

企业与社会 :构建可持续的关爱模式 320

人文与科技 :以人为本的科技之路 323

价值冲突 :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327

多方利益的协调 :提高平衡能力 330

工具 :测量你的关注多元化主体的能力 333

小结 343

写在最后 345

参考文献 351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清华管理评论》联系方式

订阅、广告及商务合作

010-62788163

shanghl@sem.tsinghua.edu.cn

来源:清华管理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