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定格在2024年8月8日,巴黎奥运会,中国花样游泳队以无懈可击的优异表现夺冠,实现了中国花游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作为中国花游队集体项目中的“花尖儿”角色,被队友托举在最上面、跃水翻腾的那个人,常昊不负众望!
本报记者 孙宏阳
能在国际舞台上,用花样游泳讲好中国故事,令人骄傲和自豪!
常昊
中国花样游泳队运动员
托举、出水,腾空一跃,优美转体……每一次跃出水面,“花尖儿”常昊都如游鱼、似飞鸟,成为整个赛场的焦点。
时间定格在2024年8月8日,巴黎奥运会,中国花样游泳队以无懈可击的优异表现夺冠,实现了中国花游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作为中国花游队集体项目中的“花尖儿”角色,被队友托举在最上面、跃水翻腾的那个人,常昊不负众望!
高高瘦瘦,眉清目秀,杨柳腰、大长腿。今年28岁的常昊,花样游泳的“职业生涯”已经长达17年。
夺冠之路,坎坷重重。
自幼活泼好动的北京姑娘常昊,不到4岁就被家人送去练体操,8岁在教练建议下“转行”练跳水。10岁多那年,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有着“水上芭蕾”美誉的花样游泳。
竞技体育,迷人也磨人。
每天训练,水里一泡就是八九个小时,不仅皮肤干燥,头发枯黄,因长期扎头发、涂头胶、戴泳帽,发际线也后移了。平时不敢随便大快朵颐,更别提从没有过寒暑假……花样年华里,常昊有自己的委屈。
游泳基本功、托举技巧课、硬核体能课、芭蕾课……每个花游运动员,都必须是集力量、艺术、耐力、技巧为一体的“多边形战士”。有着体操“童子功”的常昊,因身姿轻巧、弹跳力好,从小被当成“花尖儿”培养。
因承担的水上高难度动作多,“花尖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往往别人结束训练了,常昊还在加练。不仅练动作,还要在高压之下磨练强大心态,避免比赛中出现闪失。
伤病也是家常便饭。就在巴黎奥运会前两个月,常昊训练时意外砸到了队友的膝盖上,下巴磕破,鲜血直流,到医院缝了针。医生建议两周不沾水,但当时临近比赛,缺了她这个关键的“花尖儿”,会影响团队训练、编排进度。常昊心一横,4天半就拆了线,下水训练。
每一次国际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无论是音乐创作、动作编排,还是服装设计,都融入了中国风。”提起中国元素,常昊嘴角上扬。为了提升传统文化底蕴,常昊从小就在队里组织下,到国家大剧院看舞蹈、戏剧演出,研习民族舞蹈。
巴黎奥运会比赛中,中国花游队以《生命之光》为主题,表现生命的多彩光芒,以及追逐梦想、跨越艰难险阻的坚持。其中一幕,花游姑娘们在水中倒立,用腿摆成甲骨文“山”字图形,惊艳全场。在演绎《速度与激情》时,陆上动作融入了中国武术里的“咏春”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95后的常昊来说,“能在国际舞台上,用花样游泳讲好中国故事,令人骄傲和自豪!”
夺得首枚花游奥运金牌时,解说员一度哽咽地说:1983年,北京陶然亭公园的室外游泳池边上,诞生了第一批中国花游选手,她们和她们一代又一代的弟子们,用了近15000个日夜,将所有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亲手触摸到这个梦想的常昊,感到非常幸福。“老一辈运动员,将勇往直前、不断超越的精神传给了我们。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我们迎来新的训练技术和理念,如虎添翼。”如今的常昊,马不停蹄,正和队员们备战花样游泳世界杯和今年的世锦赛。届时,花游姑娘将会亮出全新编排的作品,继续超越自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