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美团作为外卖市场的霸主,近年来正面对产业链各方不满的局面。店家感到抽成太多,很难赚钱;外卖员受到算法和提成的双重剥削,而且很少有员工享受到五险一金的保障;
最近几天,刘强东强势进军外卖业的新闻,成为网络的一个热点。
刘强东带领京东在此时进军外卖领域,从各方面来说,堪说正逢其时:
一方面,美团作为外卖市场的霸主,近年来正面对产业链各方不满的局面。店家感到抽成太多,很难赚钱;外卖员受到算法和提成的双重剥削,而且很少有员工享受到五险一金的保障;
二方面,近年来资本在中国社会正在遭遇形象和评价的反转,资本被认为是导致贫富悬殊的罪魁祸首,美团的表现越来越被认为代表了资本的剥削面目,其网络形象也正在慢慢转灰;
三方面,随着中国网民阶层的崛起,他们的群体心理和群体情绪越来越彰显价值,那就是一旦通过各种亲民的表现来获得他们的情感认可,那么他们就会给你海量流量和真金白银的回报。就是说,资本及其代言人的面目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决定形象好坏的关键常常并不在于贫富,而是在于,你是否让网民群体感受到了你的善意、感受到了你对他们的情感投入。
正如特朗普作为美国的亿万富翁,通过洞察人性和各种手段的宣传,一举获得了中低收入群体的高度信任,从而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并成功两度入主白宫。这看起来很荒谬,却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成为现实。中国社会也概莫例外,看看多少社会名人、亿万富翁通过亲民人设的打造,反倒获得网民的高度拥护。就在群体情感和群体情绪的这个人性地带,贫富差距的界限消失了。这并不神奇,只是证明所有人都是情绪的俘虏,理性很难战胜感性,群体的情绪更是构成了人性的一个柔软之处。
王兴的不幸在于,他遭遇了深谙这种情感打法的刘强东。
我们看到刘强东找到了网民心目中美团最大的“民意漏洞”,就是不光很少提供五险一金,进行了超高提成,还使用算法奴役外卖员。刘强东看到了美团的资本、算法和人性之间的裂痕,如同窥见了高超剑客露出的致命漏洞,直接以人性化、情感化的手法一剑切入,提供五险一金、宣称抛弃算法、要为兄弟们创造美好生活,由此一举唤起了网民的情感支持,再加一些自媒体的跟风,在声势上已经夺得头筹,看其气势,接下来或将攻城略地,抢走美团的半壁江山或者更多地盘也未可知。
今天中国网民整体性的网络崛起,群体心理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对于资本和贫富悬殊非常反感,另一方面,对于情绪的安抚也就是情绪价值却又毫无抵抗力。只要获得他们的认可,他们就会关注你、支持你直播带货、为你辩护等。正如我们在此前多篇文章中已经分析过,司马南、刀郎等知名人士,就此成为了中国网民心目中的代言人。司马南指出了社会问题,是个批判现实主义者,却没有开出合适的药方,产生了社会风险,但是已经足够吸引网民;刀郎唱出了普通网民心目中的悲苦,其歌词悲悯,其态度亲民,受到亿万网民的热烈追捧。代言人现象,背后是群体心理现象。
在面对京东的情感打法的时候,美团的应对似乎也成问题,被很多人批评。比如,美团的王兴没有直接下场,实际上,他一直身居幕后,给人高高在上之感,符合了网民心目中资本世界里幕后老板的想象。再比如,在京东发起了总攻之后,美团只抛出了“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句话。这句话本来是中国外交直怼美国关税战的一句话,在那个语境中恰如其分,彰显有理有利有节和爱国立场,美团借用过来,是借用外交辞令的声势和语感,显示自己的岿然不动。但是其实语境已经完全不同了,网民不光不一定懂得它的来历,反倒可能认为你傲慢无礼,根本看不上京东这样的做法,由此也对网民的反应不屑一顾,这不正是资本傲慢的面孔吗?就是说,这句话反倒起到了反作用。
虽然从当下看,刘强东带领京东已经取得了开门红,但是接下来如何走,反倒值得关注。简而言之,京东能撼动美团的统治地位吗?
我的看法是,刘强东通过唤起网民的群体情感和群体情绪的做法,是一种舆情逻辑,就是通过唤起弱者的群体情感支持,来对抗强者;
而美团王兴至今为止的做法,仅仅是简单进行了一些回应,也进行了一些防守,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沿着此前的资本抽成、算法路径继续走,我称之为资本逻辑。
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舆情逻辑会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是很难彻底撼动资本逻辑。就是说,京东如果要在外卖业取得成功,站稳脚跟,接下来还是需要走资本的路径、资本的逻辑,正如眼下对于商户和外卖员进行各种补贴一样。
为何说舆情逻辑其实是很难战胜资本逻辑的?这是多年来的观察的结果,实际上现实也的确如此。
舆情逻辑遵循的是情感情绪的规律,很容易将对方看做是好人还是坏人,却常常可能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而资本的逻辑,却常常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就以网民一度展开的对于农夫山泉及其创始人钟睒睒的围攻来说,他们因为包装问题、国籍问题等发起了流量的攻击,也在营商环境上投下了炸弹,也影响了股价,并使得农夫山泉的包装水业务在上半年下降了15%之多,但是最终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股价会回升的,包装水业务也会慢慢改善,也不影响钟睒睒继续做首富。
就是说,网络舆情的逻辑,会在情感上给对方造成伤害,会在品牌形象上给对方留下灰色印记,却很难致对方于死命、让对方破产,这是因为,大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法则是资本的逻辑,只要资本看好这家企业的营收模式和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前景,资本就会给予重要支持,这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更何况,农夫山泉及钟睒睒在线下对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有现实社会的成果支撑,而且来自网络的流量攻击也是可以化解的。只要钟睒睒从情感和情绪入手,提供群体的情绪价值,对群体进行安抚,做好慈善,很多不满也就会消失。只不过钟睒睒至今未能使用这个手段,不愿意屈服。
再看联想,在司马南发起的挑战行动几年来,网络流量堪称激流澎湃,联想及其创始人也经受了各种流量冲击,其品牌形象堪称是个“大而不能倒”的灰色存在,创始人也被压制得多年失声。但是从现实看,联想并未倒下,其业务也走在正常轨道上。
再看蒙牛、鸿茅药酒等品牌,因为各种引发非议的事件而遭遇了网民的流量攻击,品牌变得灰色了,但是并未影响他们的生存和发展。
就是说,网络舆情和舆情逻辑常常会在网络品牌形象上带来负面效应,但是只要资本持续看好它,并不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也不影响企业和创始人获得首富地位。因为只要资本一直支持,企业就会一直发展。看看美国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一直遭受各种阴谋论的攻击,但是其财富未受多少影响。
再谈谈美团的资本逻辑。
资本逻辑其实并不仅仅是资本在资金方面的支持,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资本总是洞察人性,从人性的薄弱点寻找机会,然后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产业的布局,很多人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资本的消费者,从而源源不断为其贡献羊毛。
就以美团来说,当年外卖行业的“百团大战”爆发之后,非常多的外卖企业希望通过地面部队的扫街,来获得加盟饭店数量的优势,来最终战胜对手,但是胜利却最终属于美团。这在于,美团发现,有一个叫做“猫眼”的购买电影票的服务软件,里面流量巨大,只要占领这个流量入口,就可以推广自己的外卖业务。于是美团通过资本打法,在猫眼软件大送外卖优惠券和低价券,结果收获了更多的消费者,由此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就是说,资本逻辑帮助美团最终战胜了对手。
人性的本能,常常是希望获得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但是这需要砸钱,这正是资本的擅长之处,只要持续以低价获得消费者的欢心,就会慢慢获得更多粉丝和消费者,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重要的是,在新媒体时代,资本和算法结盟了,通过算法机制,网民在网络上彻底被异化了,他们灵魂已死,变成了一个个电子,最终成为流量。资本只要大量购买流量,持续使用算法,网民就会慢慢地成为资本的羊群,然后不断提供消费大数据,成为资本薅不完的羊毛。
可能就在你不知不觉之间,算法发现了你潜藏的或者隐秘的爱好,然后在网络上给你悄悄进行了推送,然后你看到了,感觉正合我意,然后购买了,然后算法就反复揣摩你、试探你,获得你的数据,然后你的网络画像、心理画像早就被算法描绘得栩栩如生。每个人在资本和算法的世界里,都有一个数字孪生人,和现实的你如同量子纠缠。你可能不喜欢美团,但是你可能早已经购买了它的产品,成为它的老客户。资本和算法联手的结果是,利用了你的人性弱点,驾驭并征服了你。
所以当刘强东带领京东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美团作为原先的霸主,或许并未乱了阵脚。因为他们知道在资本和算法的加持下,即便有一些客户和外卖员跑到对手阵营去,但是依然有底气。比如,美团只要提供五险一金,就可以固守阵地,降低一些提成,也会留住一些客户,等等。重要的是,多年来的算法机制、算法大脑,以及对于历史大数据的深刻洞察,消费者的偏好和人性弱点,已经被掌握得一清二楚,只要适当地降低一些价格,让利于民,或者通过算法从人性的另外入口获得流量,一样能够巩固阵地。
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舆情逻辑和资本逻辑,确实是两种不同的逻辑。舆情逻辑会帮助获得一时的成果,但是很难持久,而且情感情绪很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相抗衡,也很容易被资本和算法找到缺点而被攻陷。刘强东虽然带领京东取得了眼下的胜利,但是未来依然需要依靠资本逻辑,就是补贴的方式持续投入,他也需要算法的介入。当然,更重要的是,为员工做好五险一金的服务,这是刘强东真正的法宝,也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需求。
来源:鹰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