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州安宁公安开发区派出所地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三所高校周边,具有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行业场所多的特点,电诈防范形势复杂严峻。
兰州安宁公安开发区派出所地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三所高校周边,具有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行业场所多的特点,电诈防范形势复杂严峻。
对此,派出所聚焦电诈犯罪,立足 “派出所主防” 职责,全警参与、全力施策、全域联防,紧咬“深、广、密、精、联”“五字诀”,电诈防范取得显著成效。今年第一季度,电诈发案同比去年在下降52.78%的基础上再降40%,有力守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深”
度研判,下好先手棋
今年年初,开发区派出所对2024年电诈发案进行全面起底盘点:对涉案的重点场所区域、主要骗术类型、受骗群体范围等要素进行全量分析,结合“大数据+百万警进千万家”行动,充分研判春节后学生返校、务工人员返城的形势变化,提早开展对高发案件、易发区域、多发人群的精准研判,制定了“田字型”防诈工作方案,主动出击、提前预判,打好电诈防范“主动仗”,奠定反诈防骗基础。
“广”
泛预警,营造浓厚氛围
“群里要推送,小区要见面!”除了充分发挥微信群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社区民辅警还结合各自警务区实际,列出区域内高、中、低被骗风险人群,对症下药、精心编辑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反诈题材,深入解读各类诈骗手法,并提出实用的防范要点广泛推送。坚持以真实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在电诈高发时段开展预警提示,力争使反诈知识深入人心,全方位提升辖区居民的防诈意识。
“密”
布网格,压实主体责任
“普遍撒网、重点防漏!”有了明确的被骗风险等级划分,各警务区“二次加压”,细化反诈网格26个,以组织网格员、保安员、物业管理员和楼管员等各类治安力量为“网结”,以6 万余份最新反诈宣传册为“网线”,真正做到普遍撒网。同时,组织召开出租房屋、行业场所、单位企业专题培训会,以直击要害“重点防漏”,协助相关责任主体掌握反诈核心措施,层层压实反诈主体责任。通过打造一个个无诈 “小单位”“小院落”“小场所”,汇聚起辖区无诈 “大局面”。
“精”
准宣传,筑牢重点防线
社区民警对易发案部位和易受骗群体开展大走访、大宣讲行动,落实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必访、闲居人员必访和暂住人口必访,尤其对新增人员及时进行反诈教育补课。同时,利用“校园反诈课堂”,组织辖区全体师生讲好反诈知识,利用家长群和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并组织“流动课堂”,深入建筑公司、大型单位等进行反诈宣传,力争以“单位拉职工”“职工拉家属”的模式,最大化提升宣传广度,全力铸牢群众反诈防线。
“联”
动发力,凝聚防诈合力
“请您一定拖住,我们马上就到!”近期,开发区派出所连续三次成功劝阻辖区被骗群众在银行取现或转账,这得益于派出所与辖区16家银行建立的快速联动机制,确保营业网点一旦发现疑似受骗客户,民警根据综合指挥室指令,就近上门核查。同时在楼院微信群公布派出所24小时“反诈热线”,鼓励群众在遭遇疑似诈骗时拨打电话,由民警对涉诈账户进行核查甄别,切实降低群众受骗风险,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诈的有力态势。
反诈工作始终是进行时,兰州安宁公安开发区派出所将持续探索创新,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线上线下齐推进,不断创新发展电诈宣防新思路,全力压降电诈发案,坚决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来源:平安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