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雅丽,赶快再送过来一框辣椒苗儿,我们这儿接不上趟儿了!”日前,在禹州市浅井镇朱楼村间作套种的麦田地垄里,正在移栽辣椒苗的小翠婶亮开大嗓门吆喝着。
大河网讯 “雅丽,赶快再送过来一框辣椒苗儿,我们这儿接不上趟儿了!”日前,在禹州市浅井镇朱楼村间作套种的麦田地垄里,正在移栽辣椒苗的小翠婶亮开大嗓门吆喝着。
在这块500多亩连片的麦田里,年前播种时间隔预留的一垄垄空地中,70多名村民正忙碌着移栽辣椒苗。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挖坑、浇水、栽苗、培土,几十个麦垄里就像流水线一样齐头并进,绿油油的麦田里套种着肥壮的辣椒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近年来,浅井镇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适合本镇的发展模式,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朱楼村的辣椒种植、小韩村的中药材种植、麻地川村的生态养殖、梁冲村和大冀庄村的红薯烟叶种植、扒村的扒村瓷烧制、浅井村的红色旅游等等,全镇呈现出村村有产业,较劲谋发展的良好势头。
作为地处山岗区的朱楼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流转土地,邀请外乡种植能手蒋军伟前来承包,发展辣椒种植产业。目前,全村已顺利流转土地 800 多亩,其中种植辣椒 500多亩。今年一开春,蒋军伟就选择了早熟高产、抗旱耐涝的三鹰椒种子开始大棚育苗,目前已进入大田移栽期,每天需要近百名劳力前来工作。“我今年种这500亩三鹰椒,预计亩产能达到800斤,根据价格稳定、用量大的市场行情,加工后每亩地保守利润3000元。”蒋军伟信心十足地介绍说。
辣椒种植不仅让全村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更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育苗、移栽到后期的管理、采摘等辣椒种植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周边各村无法外出的中老年人、家有老小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天70块钱,加班还有加班费,守着家还不耽误挣钱,心里可踏实了!”正在移辣椒苗的村民罗秋芳开心地说。
浅井镇大力支持各村的产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为产业振兴保驾护航。目前,该镇在梁冲、小韩两个村分别建起了烘干厂,解决了农产品晾晒和储存的难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还积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辣椒种植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朱楼村的发展只是全镇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这一中心,发展更多的辣椒村、红薯村、中药材村等专业村,为村民们带来红红火火的日子,为乡村振兴奏响激昂的‘椒’响曲!”浅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曼说。(田晓业/文图)
编辑:林辉审核 :王怡潇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