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螟虫危害大,不想用化学农药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2:28 2

摘要:水稻螟虫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会钻蛀稻茎,导致枯心、白穗等问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除了化学药物防治外,还有多种有效的非药物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这些方法不仅环保,还能减少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螟虫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会钻蛀稻茎,导致枯心、白穗等问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除了化学药物防治外,还有多种有效的非药物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这些方法不仅环保,还能减少害虫对化学农药的抗性,保护生态环境。

一、农业防治

1:清除越冬虫源

低茬收割:在水稻收获时,尽量采用低茬收割,减少稻桩高度,避免为螟虫提供越冬场所。

翻耕灭茬:收获后及时翻耕土地,破坏螟虫的越冬环境,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清理杂草:清除田边和沟渠中的杂草,减少螟虫的越冬场所。

2:合理灌溉

在螟虫化蛹高峰期,通过灌水淹没稻田,使化蛹部位降低,利用深水淹死蛹。

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改善稻田微环境,抑制土生性害虫的繁殖和活动。

3:选择抗虫品种

培育和推广抗虫品种,选择对螟虫具有较强抗性的水稻品种,可直接降低害虫对作物的危害。

4:合理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减少植株徒长,增强水稻的抗虫性。

二、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

- 利用螟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其繁殖机会。

2:性信息素诱捕

- 使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在水稻生长季节诱捕雄蛾,减少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降低下一代害虫的数量。

3:色板诱杀

- 在田间布置黄色或绿色的挂板,板面涂上粘性物质,诱集并粘附成虫,减少虫害发生。

三、生物防治

1:释放天敌

在螟蛾始盛期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间隔7~10天释放一次,共释放三次,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螟虫数量。

保护和利用田间的自然天敌,如寄生蜂、蜘蛛、青蛙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微生物防治

使用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短稳杆菌等微生物农药,这些微生物能够感染并杀死螟虫,同时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影响较小。

3:生物药剂

在螟虫卵孵化高峰期,施用杀螟杆菌等生物药剂,可以有效控制螟虫数量,同时保护田间的天敌。

四、综合管理

1:生态调控

通过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平衡施肥等农艺措施,改善田间环境,降低害虫的生存率。

在田间留有地头、水渠和树篱等天然景观,为自然敌害生物提供栖息环境。

2:监测与预警

利用病虫害预测系统,及时监测螟虫的发生动态,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水稻螟虫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非药物方法,通过清除越冬虫源、合理灌溉、选择抗虫品种、灯光诱杀、性信息素诱捕、释放天敌和微生物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螟虫的危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稻的绿色防控。

来源:乡村灯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