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的航空母舰(04)轻型航空母舰、KAM舰和MAK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2:35 3

摘要:在战争期间,英国人继续完善成功的“皇家方舟”型航空母舰。基于这一设计,他们开发了“大胆”级航空母舰的项目,具有更大的排水量、加强的装甲以及增至100架飞机的航空编队。该项目开始建造四艘舰艇,但由于战争结束,该计划被取消,最终仅有两艘舰艇在战后建成,分别于194

在战争期间,英国人继续完善成功的“皇家方舟”型航空母舰。基于这一设计,他们开发了“大胆”级航空母舰的项目,具有更大的排水量、加强的装甲以及增至100架飞机的航空编队。该项目开始建造四艘舰艇,但由于战争结束,该计划被取消,最终仅有两艘舰艇在战后建成,分别于1946年和1950年投入使用。

然而,战争初期就暴露出对轻型航空母舰的需求,以便保护舰艇和英国皇家海军的商船。德国的飞机和潜艇对英国的水面舰艇,尤其是运输船队构成了严重威胁。能够为商船提供可靠防护的,正是那些搭载战斗机、侦察机和反潜飞机的轻型航空母舰。为了加速这些舰艇的建造,海军部同意极大简化其设计,并降低其航速。

首艘轻型航空母舰是“独角兽号”,它于1941年11月下水。该舰排水量为14,750吨,搭载35架飞机,航速为24节。“独角兽号”成为了“巨人”型轻型航空母舰(共建造10艘)的大型系列的原型舰。与“独角兽号”相比,这些舰艇速度更快,飞机数量增加到了48架——这通过取消了8门102毫米火炮实现。继这一系列之后,又开始建造6艘“尊严”型航空母舰。尽管它们加快了建造速度,但直到1944-1945年才下水,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舰艇并未参战。

尽管如此,英国在等待“巨人”型航空母舰的服役过程中并未坐等,而是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在陪同护航舰艇的保护下,商船队仍未能得到有效的空中保护,因此在轻型航空母舰的建造过程中,英国决定紧急改造一些商船,改装为低速的航空母舰。虽然这些改装舰艇并没有强大的攻击力,但它们仍然可以在广阔的海洋上为商船队提供护航。

1940年3月,英国人将俘获的德国货船"汉诺威"号(Hannover)改装为首艘简易护航航母,并更名为"奥德西蒂"号(Audacity)。改造仅包括铺设木质飞行甲板与安装两条阻拦索,未设机库、升降机或弹射器,6架"海飓风"战斗机直接露天停放在甲板上。该舰于1941年6月完工,同年12月在护送直布罗陀舰队时,其舰载机击落2架德军FW-200侦察机并协助击沉3艘U型潜艇,但最终在返航途中被潜艇U-751击沉。

"奥德西蒂"号的战果推动了英国大规模商船改装计划。1942年中至1944年3月,另有5艘商船被改造为护航航母:"活跃"号(Activity)"比勒陀利亚城堡"号(Pretoria Castle)"奈拉纳"号(Nairana)"复仇者"号(Vindex)"坎帕尼亚"号(Campania)。然而这些航母因入役时间分散,未能在1942-1943年大西洋护航最危急阶段发挥决定性作用,反潜与防空重任仍由其他舰艇承担。

1942年英国濒临绝境:至秋季,德军潜艇已击沉约400万总吨位的盟军商船,相当于此前两年损失总和。为弥补护航航母短缺,英军从1942年初起部署"弹射器商船"(CAM Ships)——在普通货船上安装弹射器,搭载一架"飓风"战斗机执行一次性防空任务,飞行员完成任务后需跳伞或迫降海上等待救援。

当警报拉响时,弹射器商船(CAM Ships)会通过甲板弹射器将战斗机发射升空。若任务区域远离本土海岸,飞行员完成任务后需返回船队附近跳伞弃机,随后使用充气救生筏在海上等待救援。训练有素的船员能在飞行员落水后 5分钟内 将其救起。尽管损失了战斗机,但护航船队的关键物资得以保全。这种「一次性空中掩护」实属无奈之举,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则是商船航母(MAC Ships)

与CAM舰不同,商船航母(MAC Ships)具备回收舰载机的能力:

结构改造:加装 80米飞行甲板 与简易阻拦装置,保留商船货舱功能,甲板仅容纳 3-4架飞机(通常为“剑鱼”反潜机);身份定位:悬挂民用旗帜,不列入海军序列,战时仍承担货运任务。
至1943年,共有 19艘商船 完成此类改装。首艘MAC舰 “帝国麦克阿尔派恩”号(Empire MacAlpine) 仅耗时 8个月 完成改造,成为大西洋护航战中灵活的低成本防空平台。

然而,针对大西洋船队的反潜和防空问题,“MAC船”并未能解决根本问题。直到1943年夏秋季,英国才通过获得美国援助,显著提升了护航舰艇的效率。美国在两年内向英国转交了38艘护航航空母舰。英国于1942年从美国接收了18艘“航空护航舰”;当年,德国潜艇的攻击导致英国损失了575万吨货船(有时单月损失就达65万吨)。然而,到了1943年,英国接收了更多美国造的护航航空母舰,使得英国和美国的舰队总数增加了67艘。而盟国在1943年大西洋船队的损失减少至194万吨,并且从8月起,每月损失始终未超过5.3万吨。这一显著的改善,得益于英国航空母舰与美国“海盗”、“地狱猫”和“复仇者”等舰载飞机的配合使用。

轻型航空母舰「独角兽」(Unicorn)

服役时间:1943年3月12日 – 1959年退役

服役时间:1943年3月12日 – 1959年退役

标准排水量:14,750吨,满载排水量:20,300吨

尺寸:195米 × 27.4米 × 7.3米

动力:双轴动力装置,40,000马力

速度:24节

装甲:飞行甲板51毫米,弹药库76—51毫米

武器:8门102毫米高炮,16门40毫米,13门20毫米自动炮

机组人员:1,200人

1943年9月的航空分队组成:3架“剑鱼”鱼雷轰炸机,30架“海火”战斗机。

背景

「独角兽」本计划作为一艘辅助型航空母舰,用于为重型航空母舰提供支援,包括作为航空运输和维修平台。然而,在战争期间,「独角兽」被用作作战舰船。

它的设计是简化自「皇家方舟」号(HMS Ark Royal),但尺寸缩小25%,排水量控制在 14,750吨,配备了两个升降机、一台液压气动弹射器和一套降落接收装置。飞行甲板上有双层机库,机库空间较小(大部分内部空间被用作飞机维修车间)。

战斗服役

1943年5月至6月,参与护卫三次直布罗陀的运输船队;1943年7月,执行任务至挪威海岸;1943年9月,支援萨勒诺登陆作战;从1943年10月起至战争结束,「独角兽」一直驻扎在科伦坡,负责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

标准排水量:13,190吨,满载排水量:18,040吨

尺寸:211.3米 × 24.4米 × 7.1米

动力:双轴动力装置,40,000马力

速度:25节

武器:24门40毫米“砰砰”四管自动炮,21门40毫米“博福斯”单管自动炮

机组人员:1,300人

1945年航空分队组成:18架“巴拉库达”鱼雷轰炸机,21架“海盗”战斗机。

背景

这些舰船建造速度很快,因此在设计上注重了生产工艺的简便性和成本的降低。每艘船配备了两个升降机,一个单层机库,但没有装甲。航空母舰的船体是基于运输船的设计,没有防鱼雷保护,但通过将船体分隔成多个舱室,以及采用四舱的能源系统布局,保证了在发生水下爆炸时,仍然可以保持浮力。飞行甲板上配备了一台液压弹射器和8套降落接收装置。所有船只都配备了标准的雷达系统和反潜声呐设备。

服役情况

该系列共有10艘船。1944年,2艘航空母舰投入使用:“凯旋号”(Triumph)和“巨人号”(Colossus),分别在4月和12月服役。1945年,另外5艘航空母舰投入使用:“荣耀号”(Glory)、“海洋号”(Ocean)、“先锋号”(Pioneer)、“可敬号”(Venerable)和“复仇号”(Vengeance)。“珀尔修斯号”(Perseus)、“忒修斯号”(Theseus)和“勇士号”(Warrior)是在战争结束后完工的。

战斗服役

1944至1945年,“凯旋号”在地中海服役。“海洋号”自服役起至1945年12月,一直在英国进行夜间航空小组的训练。在1945年之前投入使用的其他轻型航空母舰,则大多在战后短期内在远东和印度洋地区执行任务。

CAM舰船(CAM - Catapult Aircraft Merchant ship)

由于德国的潜艇和飞机对英国商船队构成了严重威胁(仅在1941年初四个月内,德国飞机就独立击沉了盟军商船,总吨位达到580,000吨),因此英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为了弥补轻型航母的不足,英国从1941年底开始使用装备了弹射器的民用船只,从这些船只上可以发射普通的“飓风”战斗机。

这一紧急应对措施的结果是,英国迅速改装了35艘不同吨位的运输船。由于这些船的类型差异较大,因此很难给出统一的战术技术参数。这些“CAM舰船”都悬挂英国商船旗帜,并由民用船员驾驶,但每艘船上都安装了一个笨重的前向弹射器。在这些船上,飞行员常常要在座舱里等待几个小时,直到敌方侦察机出现。舰载战斗机一旦起飞,并不能返回舰船,因此飞行员必须在击落敌机后尽量飞回陆地,在燃料耗尽之前返航。然而,通常战斗发生在远离海岸的海域,飞行员只能在完成任务后跳伞逃生,期望船员能够及时救援。

装备了弹射器的民用船只的服役时间并不长,主要集中在1941年底到1942年初。随着新的护航航母的加入,这些船只逐渐被替代。整个期间,35艘“CAM舰船”中有12艘被德国军队击沉。在护航过程中,所有“CAM舰船”仅进行了8次实战弹射,结果成功击落8架德国飞机(3架FW.200“水獺”型、4架Heinkel He.111型和1架Junkers Ju.88型)。此外,还有一架德国飞机受损,三架被驱逐离开了商船队。参与这些作战的8架“飓风”战斗机全部被飞行员抛弃,7名飞行员被海员救起,1名飞行员丧生。

“商船航母”MAC(Merchant Aircraft Carriers)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船只——即所谓的“商船航母”(MAC)。这些船只是从油轮和散货船改装而来。它们外形类似护航航母,但保留了货舱。部分MAC船只不仅拥有飞行甲板,还配有飞机库和升降机。然而,它们本质上依然是运输船,主要任务是运送货物。这些船只悬挂商船旗(17艘悬挂英国旗帜,2艘悬挂荷兰旗帜),并未编入英国海军。由于这些MAC船只是从不同造船厂生产的,因此它们的技术参数有所不同,下面给出的是它们的平均性能数据。

散货船型航母(6艘)

载重约为8,000总吨;尺寸约为140x17x7.5米。单轴柴油发动机,功率为3,300-3,500马力;航速12-13节。船员100-110人。武器:1门102毫米高射炮,2门40毫米,4门20毫米自动炮;配备4架飞机。

“Empire MacAlpine”(1943年4月—1945年5月)“Empire MacAndrew”(1943年12月—1945年6月)“Empire MacDermott”(1943年3月—1945年5月)“Empire MacKendrick”(1943年12月—1948年)“Empire MacCallum”(1943年12月—1945年6月)“Empire MacRae”(1943年12月—1945年6月)

油轮型航母(13艘)

载重约为8,000-9,000总吨;尺寸约为145x18x8.5米。单轴柴油发动机,功率为3,300-4,000马力;航速为11-13节。船员约120人。武器:1门102毫米高射炮,2门40毫米,6-8门20毫米自动炮;配备3-4架飞机。

“Acavus”(1943年10月—1944年9月)“Adula”(1944年2月—1945年5月)“Alexia”(1943年12月—1945年6月)“Amastra”(1943年9月—1944年9月)“Ancyius”(1943年10月—1944年10月)“Gadila”(1944年3月—1945年5月)“Macoma”(1944年9月—1945年5月)“Miralda”(1944年1月—1945年5月)“Rapana”(1943年7月—1944年9月)“Empire MacCabe”(1943年12月—1945年6月)“Empire MacColl”(1943年11月—1945年5月)“Empire MacKay”(1943年10月—1945年6月)“Empire MacMahon”(1943年12月—1945年6月)

MAC的概念出现在1942年初,适合改装的船只要求飞行甲板长度不小于120米,航速在11-13节之间。符合这些条件的船只包括“帝国麦克阿尔平”型散货船和“拉帕纳”型油轮。

海军上层部于1942年6月下达了第一个MAC舰的建造命令;“帝国麦克阿尔平”号在9个月内完成改装。该船的船体和动力系统几乎没有改变,主要进行了上层建筑的改建,以安装适合3-4架飞机的飞行甲板。

“MAC舰”是二战中最小的航母,飞行员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术才能成功在这些船的飞行甲板上着陆,因为甲板上仅有四根阻拦索。如果飞行员未能成功着陆,则无法返回船只,因此MAC舰上都指定了最有经验的飞行员和维护人员。值得一提的是,它们也创下了一项纪录:在某次任务中,三架“剑鱼”鱼雷轰炸机在16秒内完成起飞,在42秒内成功着陆!

从1942年到1944年,英国建造了6艘散货船型航母和13艘油轮型航母,它们的舰载机组最多也只有3-4架飞机。尽管如此,由于几乎所有的“商船航母”直到1944年初才投入使用,因此它们并未在保护大西洋航道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船上搭载的飞机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共进行了约4,000次作战飞行,但仅进行了12次攻击德国潜艇,且均未成功。

来源:胡侃kaowo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