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烂肺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12:45 2

摘要:牛“烂肺病”又称传染性牛支原体性肺炎、牛运输应急综合征等。以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致死性疾病,以发热、咳嗽、流鼻涕、烂肺为主要特征。这种疾病发生在全国各地,给我国肉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牛“烂肺病”又称传染性牛支原体性肺炎、牛运输应急综合征等。以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致死性疾病,以发热、咳嗽、流鼻涕、烂肺为主要特征。这种疾病发生在全国各地,给我国肉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流行病学:本病以肉牛为主,牛奶和牛也可感染。幼牛、青年牛(架子牛)发病率最高,死亡率相对较高,成年牛发病率略低。病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牛咳嗽或呼吸的气体、飞沫、痰液和流出的鼻液含有大量细菌,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的牛可以通过与病牛密切接触而感染,病牛的粪便、污染的地方和电器也应被视为未经消毒的感染源。

临床上有三种症状

1、急性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脉搏加快,食欲不振,头发粗糙,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反刍停止,有时流鼻泪,腹泻,粪便中偶尔混合纤维蛋白甚至血液,有时尿液中可能带血,一般24小时内死亡。

2、肺炎类型:疾病初期表现为虚弱、结膜充血、心跳加快、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胸膜肺炎症状逐渐明显,鼻血呈红色或锈红色、干咳、胸部诊断浊音、锣声听诊、胸肋区有强烈的闪避反应。

3、水肿型:病牛胸部、头部和颈部有水肿,严重者可影响下腹部、舌咽肿胀、眼红肿胀、流泪、流涎、呼吸困难、粘膜发绀,经常因窒息或痢疾而死亡。烂肺病的死亡率可高达30%甚至更高,发病率可高达100%。也就是说,整个群体的发病率与口蹄疫相同,但死亡率远高于口蹄疫,通常是急性疾病。

二、烂肺病的三大原因

1、运输压力:首先是转移时的恐惧,然后是天气压力(炎热、寒冷、风、雨),最后是长期饥饿、口渴、拥挤等,导致肉牛压力免疫力下降。

2、支原体:一般认为牛是支原体携带者(即健康牛器官也可以分离支原体),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但一旦身体免疫力下降,支原体会与其他细菌感染宿主,支原体优先攻击身体免疫组织,混合细菌然后牛二次感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继发性致病菌:以巴氏杆菌和链球菌为主,其次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和链球菌是致病性最强的细菌。上述细菌导致烂肺病牛解剖后观察到的纤维渗出、黄色液体和肺溃疡粘附在胸部。因此,巴氏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是烂肺病的罪魁祸首。

三、预防机制(三要素)

1、装车时,不要打牛。赶牛时,尽量减少惊吓。夏季装车前,应适量饮用水(建议添加适量电解质或电解多维)。饮用水量应为70%,半饱为宜(不宜饲喂精料,优质牧草为宜)。建议在车上消毒。稀戊二醛溶液喷雾是首选,具有长效的速效和全过程的有效保护;上车前最好统一注射强针,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

2、运输中途:每8-10小时停车补充牧草和饮用水,或坚持优质牧草和电解质水,均为半饱。如果运输时间过长,需要考虑多休息,减少运输疲劳,加重运输压力。

3、进入现场,现场提前用稀戊二醛溶液浸泡清洗消毒,干燥备用,严禁惊吓牛;进入圈后及时补充优质牧草和电解质水,第一次进入后仍为半饱,建议在第一周内用水土酶和牛羊活菌制剂混合(每500公斤饲料加1袋),喂5-7天,下周经常观察,一旦发现症状及时治疗。

4、如果发现牛有异常表现,如离群、呆滞、不愿活动、喜卧不起、减食停食、流鼻涕、呼吸加快、眼结膜发红、体温升高等。,请立即用咳嗽注射液肌肉注射,另一侧用强针肌肉注射,确保连续5天不易复发。

在饲料中加入止咳酶和牛羊活菌制剂(每500公斤饲料加1袋),连续喂养10天。若出现水肿和腹泻症状,可选择杂病统治肌内注射,一日一次,视情况好转,连续3-5天。如有持续高烧,请配合氟尼辛葡甲胺分点注射。体温回归后,抗生素的作用更加明显。

来源:海量说农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