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瞧!现在有了网络了,社会也和谐了,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大家都称“家人们”了,其乐融融,多好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现在满网的直播博主,喊叫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最廉价、最不值钱的一句话:就是“家人们!”
刚开始,网络上流行这句话时,我还真的听着挺好听,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好。
瞧!现在有了网络了,社会也和谐了,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大家都称“家人们”了,其乐融融,多好啊,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时间一长,那些口里一边叫喊着“家人们!”一边兜售着假货,欺骗着被他称为的“家人们!”有的被“封号”了,再也不能出来喊“家人们”了;有的被揭露出来,因骗人数额极大,进去了!不知道他们见到里面的那些狱友,还会叫“家人们!”不?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4月21日的一篇文章,题目叫《700余主播偷逃税无颜见家人们,MCN别想成为掩护偷逃税的帮凶》,此文章透露: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一起虚开发票、偷税骗补重大案件。
据披露,南方某网络主播管理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价税合计2.26亿元,为700余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公司少缴各项税费合计约2100万元。
借“互联网+”风口,网红经济最大程度享受到了时代红利,从业者理当涵养与其影响力、高收益相匹配的法治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文章说: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新兴业态的优惠政策,更不能被如此消耗。
这些年,我国持续加大对偷税漏税乱象的惩治力度,一批网红博主先后被罚,不少“掩护”公司陆续被查,就是态度的明示,也是行动的震慑:逃税偷税,一个都别想跑。
税收征管方式加速升级,多部门联动严打“跑冒滴漏”,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回应,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也是对行业秩序的规范。
说到底,“网红经济”做的是流量生意,关键在于大众认可。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眼下,全社会对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高度敏感。踩了红线、砸了口碑,还怎么招呼“家人们”,又有谁会来捧场?
原来,这些博主一口一个“家人们”,都是言不由衷的啊!都是虚情假意啊!都是骗人上当啊!
说穿了,他们嘴里叫喊着“家人们!”、“家人们!”,而他们的眼睛却在盯着你的“钱包”!
给他打了赏的、给了钱的,买了货的,博主喊一声谢谢“家人们!”,那是人家以此话回报你。
没有打赏、没有给钱的,没有买货的,博主还在喊“家人们!”,那是在与你拉近呼,希望你为他掏腰包。
不就是这个目的吗?不然的话,他与你不沾亲不带故的,凭什么叫你“家人们!”啊?
昨天,我还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大意是说,有一位女孩,因当酒托骗人,开始她是与她的同伙逃跑了,在公安部门发出的通缉令中她的照片很漂亮,被网友称为“最美通缉犯”,吸引不少人的关注。
后来,她自首,被判刑一年半。出狱后她就在某平台注册了一个账号,使用通缉令上的她那张照片,搞起了直播带货。
很快的她的粉丝达3000万。她在直播时,也在一口一个“家人们!”。
这时就有网友留言:我可不是你的家人。还有的网友留言:一个劳改释放犯,谁和你是家人啊?
当然,对此,网友的意见也出现分歧。有的认为不适合做她的家人;也有的认为,劳改释放人员,也应该与平常人享受同等的权利。
现在,不知道是何种原因,她这个账号也给封掉了。
我的意思是说,有一些直播博主,尽管其一口一个“家人们”,但你可别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你可别真以为他就真的将你当“家人”了!
如若不信,你可以测试一下。
你向你经常看的博主喊话,或留言,你告诉他:你的家人我,现在家里有困难了,需要你帮助一下,能否给我点钱,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这时候,你再看看他是何种反应?
很有可能是:要么直接忽视你,不理你,看到了,他也会装作没有看到。
要么会喊你一句“骗钱来了”?一脚将你踢出他的直播间。
总之,他这个时候一准不会将你当他的“家人”了。
现在的人就是这么奇怪,明明知道“家人们!”、“家人们!”是一句骗人的话,可有些人还是愿意去听,愿意去被骗。
本人不是反对直播这种方式,而是提醒人们不要上当。
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一定会有人不高兴,一定会有人谩骂和攻击我,如果真是有这种人出现,那正好说明,我说到一些人的痛处,踩到一些人那长长的尾巴了。
谁叫你长这么长的尾巴呢?
来源:幽默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