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将警务前移至春耕一线,围绕安全防范、纠纷化解、联建共助等工作,在保农、护农、利农上下功夫、出实招,让“春耕警务”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春深日暖,百花争艳。麦田里碧波翻涌,果林间花色诱人,张家港的乡村田野正绽放着一年中最绚烂的色彩。
近年来,张家港市公安局将警务前移至春耕一线,围绕安全防范、纠纷化解、联建共助等工作,在保农、护农、利农上下功夫、出实招,让“春耕警务”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云哨兵”守护“安全土壤”
“神园葡萄大世界10号育苗棚温度异常!”3月2日12时21分,张家港市公安局东莱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大屏上弹出一条橙色预警信息。
12时27分,社区民警顾锦锋到达指令地点,第一时间向企业负责人核实情况。经查,原来是通风设施损坏,造成棚内温度高于正常值。民警配合工作人员立即采取降温措施,将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位于张家港市杨舍镇福前村的“神园葡萄大世界”种植基地,是目前国内保存资源最丰富的民间葡萄种质基因库,拥有2000多个葡萄品种(系)。
“10号育苗棚内正在培育的,是去年刚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东方琉璃脆’,目前已进入生长关键时间。”顾锦锋介绍。
为了确保重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绝对安全,年初,张家港市公安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在东莱派出所试点打造“警心护农”平台,通过联动农业部门“物联网”智能感知系统,将育苗大棚的多路传感器、监控系统直连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一旦出现可疑人员、环境数据突变等异常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同步推送至企业、派出所、农业部门,确保风险“不过夜”。
“平台就像‘云哨兵’,帮我们抢出了黄金处置时间。”神园葡萄大世界负责人徐卫东说。
“春耕警务”播撒“平安种子”
3月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新开河蜿蜒流淌。两岸6000多亩的桃园里,果农们正忙着施肥、修剪果树。作为“水蜜桃之乡”,每年春天,凤凰镇的桃花如期盛放,不仅预示着丰收的希望,也意味着凤凰派出所民警一年一度“春耕警务”的正式开启。
“不好意思,刚才脾气上来了没控制住。”3月6日一早,桃农岳先生在灌溉桃苗时,不慎将水蔓延至相邻种植地内,导致桃农老吴的部分桃苗被淹,两人因赔偿问题争论不休。正在附近巡逻的驻园民警丁虎得知情况后,拉家常、话里短、抚情绪、解症结,帮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凤凰镇水蜜桃产业园区种植面积大,凤凰派出所适时调整警务部署,推行“驻园工作周”机制,每周派1名社区民警、2名社区辅警前往水蜜桃种植园区工作一周,吃住在园区警务室,靠前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推动警务与农务深度融合。“每天跑农户、上田埂、访集市,遇上吵架斗嘴劝一劝,困难问题帮一帮。”驻园民警赵小兵说。
“驻园工作周”机制运行1个多月以来,各类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率达95%。
“常农卫士”呵护“甜蜜果实”
“春分过后订单猛增,人手倒不够了,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3月21日,在张家港市公安局常阴沙派出所牵头召开的“常农卫士”座谈会上,蔬菜种植大户任大伯反映道。
得知农民有困境,常阴沙派出所立即对接园区人才劳务市场发布短期招工信息,同时发动网格员、志愿者在辖区大型超市、菜场、群租房等处张贴招聘海报,妥善解决了包括任大伯在内的7户农民生产“用工荒”难题。
“从用工需求的帮扶到农资运输的保障,‘常农卫士’的全程护航,让我们的生产没有后顾之忧。”常阴沙农场小杜采摘园负责人杜兵深有感触地说。
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张家港市唯一以农业为主的示范园区,现有农业经济合作社40家、家庭农场19家。
为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常阴沙派出所联合各社区、农副办、经济发展办等职能部门成立“常农卫士”党建联盟。通过党建共建、联席会议、线上建群等方式打破部门壁垒,有效凝聚各方合力,协同开展用工招募、病害诊断、技术培训等工作,实现难题共商、问题共解、工作联动,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不久前,常西社区某草莓园的数张篷布被大风吹落,社区书记陈东在“常农卫士”党建联盟线上群聊里发完信息不到半小时,常阴沙派出所便组织了10余名警力赶到现场参与救援,避免了损失的扩大。
成立以来,“常农卫士”已先后解决农户用工难题12次,提供农作物病害诊断服务22次、法律宣传9场。
来源:苏州公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