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中学举办“体用”课堂教学改革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活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8 16:18 2

摘要:为深入贯彻教育创新理念,全力推进“质疑、商讨、体验、贯通、应用”的“体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培育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4月25日—26日,在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江苏省泰州中学成功举办“体用”课堂教学改革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活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创新理念,全力推进“质疑、商讨、体验、贯通、应用”的“体用”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培育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4月25日—26日,在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江苏省泰州中学成功举办“体用”课堂教学改革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多元,涵盖课堂展示、学科研讨、主题讲座、九校联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九校联盟书记校长论坛五大板块。来自省内外100多所学校500多名领导和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音乐、美术、心理健康12门学科24节研讨课,省内外优秀教师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共同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实践范式。

语文学科

《玩偶之家》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张玉丽老师

张玉丽老师以“打破无形枷锁,重塑自我人生”为主线,带领学生深入剖析娜拉的生存困境与挣扎。借助跨时空案例对比,将娜拉的遭遇与当代职场PUA、容貌焦虑等现象结合,利用动态故事板演绎娜拉觉醒之路,鼓励学生挣脱“玩偶”桎梏,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立篇章。

江苏省泰州中学-邰旻老师

邰旻老师以“从玩偶之家到玩偶之社会”为主题,引导学生分析娜拉的“玩偶”属性及其背后的社会成因,并借助AI生成图片技术,直观呈现觉醒后的娜拉形象。且通过多种真实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当下社会摆脱“玩偶”身份,成为独立自主的“真正的人”。

数学学科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张珊菊老师

张珊菊老师在“问题引导—探究发现—应用提升”的课堂结构下,以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逐层推进探究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生在不断的互动中共同构建知识框架,真正实现了师生共同体的教育理念。

江苏省泰州中学-谷灿远老师

谷灿远老师以“解构空间直线关系”为主题,以弘文馆3D图为情境,通过建筑模型三维演示,引导学生运用几何定理分析几何体中直线的共面性与异面布局,从而探究平行定理和等角定理的性质,将抽象几何与实际问题结合,锤炼学生的空间推理能力。

英语学科

《China’s gift to the world》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马雪老师

马雪老师从泰州早茶、湖南茶颜悦色等特色茶饮导入创设情境,通过结构化阅读训练,指导学生把握文本脉络。在语言教学环节,创新性地运用汉英翻译对比,帮助学生从历史传承、国际传播、文化内涵等维度领悟茶文化的价值。

江苏省泰州中学-冯青韵老师

冯青韵老师以茶文化全球推广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茶的历史、文化、传播与价值等方面,课堂创新利用AI技术,指导学生完成从精准提问、信息检索、观点论证到汇报呈现的完整探究链。整堂课既深化文化认同,又锻炼数字化协作能力,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

物理学科

《气体的等温变化》

江苏省淮阴中学-何文亮老师

何文亮老师重构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气体的等温变化规律 ,并学习了波意尔定律。教学过程紧密围绕“实验思路”“物理量的测量以及分析”展开,分别设计了“空气炮”“水枪定性分析”等实验,带领学生充分体验物理实验的魅力。

江苏省泰州中学-马艳老师

马艳老师从学生动手体验的定性探究、提出猜想,到分组实验定量探究,然后师生合作利用传感器得到P-1/V图像,并修正系统误差得到玻意耳定律。整节课将质疑、商讨、体验、贯通、应用五要素贯穿教学设计始终,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

化学学科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江苏省盐城中学-张天琦老师

张天琦老师对“速率与平衡问题”展开科学复习,关注速率理论与平衡理论,通过“思维建模”“例题展示”“情境模拟”三个维度,启发学生对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影响因素进行多维思辨,指导学生对工业生产条件的选择进行综合辨析。

江苏省泰州中学-陆艳春老师

陆艳春老师以“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乙醇”为主题,关注新能源热点,联系社会发展,通过“设计化学反应”“认识反应历程”“探究多重平衡体系中甲醇产率提升方案”三个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因素的分析思路,展开工业生产条件的选择视角。

生物学科

《人类遗传病》

江苏省如皋中学-刘钰婷老师

刘钰婷老师围绕“DMD”“青少年型糖尿病”“21三体综合征”三个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某医院的科普视频,借助扭扭棒模拟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行为等活动,引导学生讨论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江苏省泰州中学-杨亚茹老师

杨亚茹老师以遗传咨询师角色体验贯穿始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带领学生深入剖析不同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方法。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逐步树立“遗传病可检测、可预防”的生命观念,进而感受生命健康来之不易,体悟学习生物学的社会责任。

历史学科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牛琳老师

牛琳老师从达芬奇等历史人物的朋友圈动态导入,通过跨学科整合引入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历史材料,激发学生探知欲,进而以时间为轴,启发学生思考思想解放运动的深远影响,展现了深厚的学科融合功底。

江苏省泰州中学-敖侠老师

敖侠老师以“磨坊主的‘新世界’”为主题,设计“现‘新世界’曙光”、“为‘新世界’抗争”、“构‘新世界’蓝图”三个环节,运用史料研读、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科素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政治学科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江苏省丰县中学-巩美娟老师

巩美娟老师巧妙地以“从年代剧热播探寻在和睦家庭中成长”为总议题,层层推进“从六姊妹童年析育小促和睦”、“从六姊妹成年析养老促和睦”、“从何家老院纠纷析继承促和睦”三个议学环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江苏省泰州中学-袁兆芳老师

袁兆芳老师采用家庭成员之间的财产继承纠纷案例作为情境材料,以“一案到底”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将案情发展、知识逻辑、议题内容融合;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地理学科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江苏省宿迁中学-卞雪老师

卞雪老师以“北京市的服务业”为情境材料,通过活动设置、小组合作探究、融通用学、反思评学等环节,层层递进,分析北京商圈的分布和变化、北京现代物流园的布局等,让学生形成分析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

江苏省泰州中学-姜兵老师

姜兵老师借助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泰州市星巴克咖啡馆的分布格局,引领学生探究影响服务业的区位因素。课中引入deepseek科技赋能,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深度剖析影响咖啡馆布局的多元要素,带领学生领略地理学科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奇妙。

音乐学科

《音诗交融〈孔雀东南飞〉——AI音乐创作初探》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黄苍松老师

黄苍松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剖析诗词韵律与音乐表达,实现音诗交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能力,并运用AI技术让学生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感受科技赋能音乐创作的魅力,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古典主义音乐》

江苏省泰州中学-陈晨老师

陈晨老师巧妙地将古典主义音乐与巴洛克音乐进行对比,带领学生走进海顿、莫扎特等音乐巨匠的世界。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气氛高涨,充分体现了江苏省泰州中学音乐教学在“以美育人”理念引领下的探索成果。

美术学科

《艺术很难吗》

徐州市第一中学-张颖震老师

江苏省美术特级教师张颖震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场“美术品鉴争霸赛”,经过“小试牛刀”、“谁与争锋”和“华山论剑”三个回合激烈的竞争之后,女生组获得了本场比赛的冠军。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在友谊竞赛的同时掌握了很多美术常识。

《凝神造像——中国传统雕塑》

江苏省泰州中学-胡晨颖老师

胡晨颖老师化身文化引路人,以“溯古寻味”为脉络,从泰州历史文化到宗教影响,向学生呈现了一张独属于泰州的文化名片,同时结合中国雕塑发展的概况,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里细品中国雕塑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心理健康

《遇见挫折,愈见成长》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赵蕾老师

赵蕾老师以“遇见挫折,愈见成长”为主题,用自己的挫折事件为导线,通过自由绘画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成长型思维积极面对挫折,努力发现挫折当中的积极态度、行动、资源,将挫折看作一次次成长契机,重构挫折,自信成长。

《高一生涯课:人生plan B》

江苏省泰州中学-吴宁老师

吴宁老师以提升学生生涯适应力为目标,借助自制生涯卡牌,通过游戏、故事分析等,引导学生从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多维度探索自我,全面思考未来职业与人生发展,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不确定,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复杂挑战。

专家点评,学科研讨

24位授课教师锚定学科核心素养,勇立课堂教学改革潮头。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娴熟的教学技艺,生动诠释课堂教学的多维魅力。课堂中,教师以问题链串联教学逻辑,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实践,将“体用”课堂知行合一的内核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多位老师融合AI智能技术,以数字情境创设激活课堂生态,驱动学生开展互动探究,为在场教师呈现出AI赋能下极具创新价值的教学范例。

专家讲座

如何构建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在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次研讨交流活动邀请了多位专家,围绕主题开设讲座作汇报交流,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注入了新智慧。

浙江省温州中学党委书记吴军开设《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讲座。吴书记分享了学校在新时代教育变革中的实践与思考。他强调教育应回归学生成长本质,通过个性化课程、分层教学和生涯规划,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坚持“守正创新”路径,在传承百年名校严谨治学的基础上,打破边界、融合资源,“以学科竞赛为支点、跨界项目为纽带、数字化赋能为工具”,构建“传统基因+未来素养”的培养新生态,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孵化。

铭师堂教研中心高铂凯主任作《新时代下高中学校思路变革》的专题报告。高主任强调,人工智能浪潮下,高中课程需深度融合信息技术,通过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导——学——练——测——评”一体化OMO学习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优势互补。针对人才培养方向,高铂凯明确指出,未来世界更青睐具备“一技之长”的创新型可塑之才,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挖掘学生的自驱力与天赋潜能,助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林州第一中学付永丰校长带来《高三语文备考及学科培优》专题讲座。付校长结合多年教考经验,从精准复习、高效提分、素养提升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学习培优的有效策略。他强调,语文学科应“以文化人”,不仅要提升应试能力,更要厚植人文素养。在尖子生培养方面,他强调“多鼓励,少打扰”原则,应当从建立个性化问题清单、促进优生深度思考、提供积极心态训练等方面精准施策,帮助学生突破瓶颈,提升抗压能力与综合素养。

重庆市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赵小平所长作《素养时代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赵所长立足新课标与核心素养导向,深入剖析当前教学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唤醒”与“引领”的教学管理策略。他强调,教学管理应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优化课程实施、创新评价方式、强化教研支撑,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型。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赵所长呈现了跨学科融合、差异化教学、数字化赋能等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魏非教授带来《GenAI赋能教育创新》前沿讲座。魏教授结合具体教育教学案例,生动演示了AI技术在资源开发、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中的实践操作,包括高效生成PPT、文稿、教学图片;优化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设计及教学活动设计、制定及优化项目化学习方案;诊断性习题的优化设计及智能评语生成等方面。将“技术赋能教学”与“凸显教育本质”双向结合,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专业指引。

九校联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研讨

九校联盟分管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经验分享,取得了广泛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积极拥抱新时代,合理运用AI赋能课堂。要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因地制宜、因校施策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方式。

九校联盟书记校长论坛

九校联盟的书记和校长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围绕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型展开深度对话,大家通过理念碰撞与案例剖析,梳理了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创新的突破路径。论坛深化了校际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与智慧共享,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这场汇聚智慧与匠心的教育盛宴圆满落幕,每一堂精彩课堂都是思维火花的绽放,每一次深度研讨都是教育理想的共鸣。江苏省泰州中学以“体用”课堂为笔,以实践探索为墨,在教育的长卷上勾勒出知行合一的育人图景。前路漫漫,步履不停,学校将继续深耕课堂沃土,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持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新路径,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期待未来与更多教育同仁携手,共绘教育创新发展的壮丽图景!

来源:美丽新泰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