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为翅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7:09 2

摘要:近期,一类“暴躁老祖宗”的趣味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本是静态画像的历史人物纷纷开口说话,张口便是一句魔性的“回答我,Look in my eyes!”,来向现代人澄清自己身上的某个标签和刻板印象。王羲之甩袖、杜甫拍桌、苏东坡瞪眼……视频引来广泛关注,也以轻松幽

近期,一类“暴躁老祖宗”的趣味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本是静态画像的历史人物纷纷开口说话,张口便是一句魔性的“回答我,Look in my eyes!”,来向现代人澄清自己身上的某个标签和刻板印象。王羲之甩袖、杜甫拍桌、苏东坡瞪眼……视频引来广泛关注,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科普了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动起来,靠的是AI;模拟主播声线、生成符合历史人物风格的文案,靠的也是AI。借着AI、5G、VR等数字技术发展的东风,历史文化的大众传播焕发了更多新意和活力。

数字技术为历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鲜活的呈现形式。曾经,历史离现代人的距离是遥远的。现在,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历史更鲜活了。通过VR、AR眼镜, 文物的故事得以在观众眼前“展开”;古人经由AI技术动了起来,还能同现代人“对话”;文化遗产借助5G通信技术开启24小时慢直播,观众可以细心挖掘“十二时辰”之美……用数字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传播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在历史事实和当代诠释之间开辟了更生动的想象空间。

数字技术扩大了受众群体。可以发现,无论是参观博物馆、展览,还是上网浏览视频,历史文化的科普方式,越是叠加视、听、触等多种互动元素,氛围越是轻松,越容易受到大众喜爱。比如,在VR展览里了解福建罗星塔如何建造,抽丝剥茧它的前世今生;在AR技术的赋能下,与山西永乐宫壁画上的神祇“互动”,体验壁画色彩的动态复原;在AI“回答我”视频中,慢慢靠近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深处,与千年前的古人实现共情……

历史文化最终指向人,要走到受众心里去。从这个维度上讲,数字技术拉近了历史文化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让大众在一点一触、一瞥一笑中记住历史的细节。同时,数字技术的普及也让不少网友能够自己制作和生产历史文化视频,大众既是受众,也变成了内容传播者,自发地参与到历史文化传播中去。

数字技术的发展还为文化遗产永续利用打开了新空间。传统的历史文化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存留和展现,阐释方式相对单一,随着时间推移还会出现损耗。现在,借由数据传输和存储性能的迭代更新,“故纸堆”变成了“电子史料”:不仅细节记录更精准、存储效率更高,随着数据模型深度学习能力的增强,还能围绕同一主题有机整合不同史料中的内容,形成数据库。从此,更多人可以灵活调阅、欣赏、传播历史文化,这为线上传播、活化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数字技术为翅膀,历史文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带给大众更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熏陶。期待未来,更多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让史料文献在数字世界中“永生”,让文物在数字世界中“瞬移”,历史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作者:王晶玥)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