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TS Logistics副总裁保罗·布莱希尔发现,关税政策公布后,从加拿大多伦多到芝加哥的货运量暴增超50%,部分紧急运输费用上涨高达50%。
当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时,他的支持者欢呼"美国赢回了尊重"。
然而,在这场全球贸易角力中,真正承受压力的究竟是谁?一位美国卡车司机的话或许揭示了答案。
«——【·贸易战的第一线见证者·】——»
美国物流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扭曲。
ITS Logistics副总裁保罗·布莱希尔发现,关税政策公布后,从加拿大多伦多到芝加哥的货运量暴增超50%,部分紧急运输费用上涨高达50%。
最令人震惊的是,大量美国卡车司机被支付费用从美国空车返回,只为能在加拿大装货运回美国。
数据研究公司Motive分析显示,美国最繁忙的陆路港口——拉雷多港口的卡车活动同比增长48.5%,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来自中国的货运量急剧下降,导致美国各地区新货运订单活动普遍萎缩。
对有着50多年驾龄的卡车司机谢拉·迪克逊而言,贸易战的影响已经显露无遗。
轮胎价格飙升至四五百美元一个,油价高企,卡车维修成本直线上升。
在马里兰州杰瑟普的卡车停靠站,司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抱怨情况急剧恶化,有人希望油价能够回落,还有人试图保持乐观,期待变化最终带来好处。
然而现实是,随着巴尔的摩港口货物量减少,短途和长途司机需求正在萎缩。
陶森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达雷尤斯·伊拉尼指出,由于零部件可能在海外制造后进口到美国,运营柴油卡车的成本正在攀升。
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Flat World Global Solutions的CEO布莱恩·温克一针见血地指出关税战的深层影响:关税活动破坏了需求预测准确性,导致企业暂停或取消订单,打乱了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节奏。
本·毛雷尔的处境则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悖论。
作为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他投票支持总统正是因为其承诺征收关税、将制造业工作带回美国。
但当看到自己收入因货运量减少而大幅下滑时,他开始怀疑这些政策是否真的对美国工人有利。
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系临时主任杰森·米勒道出了残酷现实:关税提高价格,价格上涨导致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则直接等于货运减少。
这个简单公式,正是卡车司机们如今面临困境的真相。
«——【·两难痛苦·】——»
普通美国家庭正直接感受着关税政策的冲击。
俄亥俄州单身母亲南希·约翰逊发现,自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她家每周食品账单增加了近25%。
这并非个例——税收基金会估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在2025年平均每个美国家庭增加约1,300美元的税收负担。
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3月的57.0骤降至4月的50.8,跌至近年最低点。
更令人担忧的是,消费者12个月通胀预期飙升至6.7%,创1981年以来新高。
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政策研究主任迈克尔·斯特雷恩指出,企业已经感受到关税冲击,关税率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规划未来生产成本。
从廉价时尚零售商Shein到豪华跑车制造商法拉利,众多企业已宣布将提高价格。
任天堂警告游戏机价格将不可避免上涨,百思买CEO科里·巴里明确表示这种水平的关税必然导致价格上升。
对企业主而言,情况更为严峻,教育资源公司Learning Resources的CEO里克·沃尔登伯格曾制定了应对40%关税的生存计划,但最终关税飙升至145%。
这将把公司关税账单从去年230万美元暴增至2025年的1.002亿美元——一个几乎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
玩具行业同样面临生存危机。
MGA娱乐公司(生产Bratz和L.O.L娃娃)的CEO艾萨克·拉里安指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大幅提高价格。
更糟的是,玩具制造商无法简单地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因为这里缺乏必要的供应链基础设施——美国甚至没有能为娃娃制造头发的工厂。
家具和日用品行业订单被大量取消,中国出口商损失惨重。
海陆空公司CEO艾伦·墨菲报告,中国家具生产商来自美国进口商的订单已完全停止,玩具、服装、鞋类和体育用品领域也出现类似情况。
这样的大规模订单取消,对中美两国经济都造成了严重冲击。
«——【·中国真的"吃苦头"了吗?·】——»
CNN记者走进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个被称为"世界超市"的地方仍然人头攒动。
占地1,000英亩、拥有约7万个摊位的全球最大商品集散地,虽已感受到美国关税冲击,但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
自1993年以来一直在家族仿真花卉企业工作的商家李新瑶表示,尽管他们目前没有美国客户,但贸易战开始以来收入仍受到影响。
然而,真正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依赖度的大幅下降——从2018年第一次贸易战时的19.8%降至2023年的12.8%,显示中国经济正逐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对中国直接进口减少,但许多从第三国进口的商品仍依赖中国制造的组件或原材料。
到2022年,美国依赖中国的关键产品类别达532种,几乎是2000年的四倍,而中国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在同期减半。
中国正借此机会加速推进"国内需求扩张"战略,释放消费者支出能力,增强国内经济。
美国对此表示担忧,中国近年已建立起强大的供应链网络,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
虽然表面上许多公司从中国转移到越南、柬埔寨或印度,但这些工厂往往仍使用中国的零部件、原材料甚至管理人员。
奥本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林公孔指出,关税可能进一步促使中国加速国内需求扩张战略,释放消费力量并强化国内经济。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外展示强硬立场,细心观察者已注意到其语气正微妙变化。
在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后不久,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与中国达成"公平交易",暗示最终关税不会接近目前水平。
据报道,特朗普在与主要零售商CEO会面后开始软化立场,零售商们警告他,贸易战升级将在两周内导致明显价格上涨和产品短缺。
白宫内部消息透露,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曾飞往佛罗里达游说特朗普反对关税,警告股市将持续下跌。
特朗普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对股市下跌反应出人意料地平静,将其描述为创纪录上涨后的正常回调。
对美国卡车司机而言,未来几个月形势依然严峻。
卡车司机协会警告,对贸易伙伴的关税可能阻碍行业从长期货运衰退中复苏。
自2022年以来,美国卡车运输业已陷入萎缩,分析师担忧关税战可能引发新一轮裁员。
然而,也有一线希望,全球供应链专家预测关税最终将基于特朗普政府与各国谈判而降低。
这种预期基于特朗普过去的谈判模式——先提极端要求,再在谈判中退让达成协议。
尽管面临严峻挑战,本·毛雷尔等卡车司机仍将这视为"暂时性痛苦",相信情况终将好转。
来源:昭华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