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时间单位造假形式恶劣影响汉芯一号芯片2003年2月上海交大打磨标识贴标造假骗科研经费COS操作系统2014年1月中科院套Android造假骗科研经费红芯浏览器2018年8月红芯时代套Chromium造假骗投资资金木兰编程语言2020年1月中科院套Python造假骗科研经费摘要:事件背景: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宣布成功研发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汉芯一号”,并宣称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被媒体广泛报道,并受到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表彰,陈进本人也因此获得大量
事件背景: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宣布成功研发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汉芯一号”,并宣称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被媒体广泛报道,并受到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表彰,陈进本人也因此获得大量科研经费和荣誉。
事件真相:芯片并非自主研发,陈进在美国购买了一款摩托罗拉(Freescale)的56800系列DSP芯片,并雇人用砂纸磨掉原芯片上的Logo,重新打上“汉芯”标识。骗取巨额科研经费:陈进利用虚假的“汉芯”项目,先后申请了国家上亿元科研资金,并借此获得“长江学者”等荣誉称号。2006年5月,上海交大公布调查结果,确认“汉芯”系列芯片造假,撤销陈进所有职务和荣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宣布追回相关科研经费,但陈进本人未受到刑事处罚,后转行进入商业领域。相关责任人员(如评审专家)未被追责,引发公众对科研监管体系的质疑。
积极影响:暴露科研体制漏洞,评审机制不透明、专家把关不严、追责机制缺失。
事件背景:2014年1月15日,COS操作系统正式发布。宣称旨在打破国外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Windows)的垄断,提供“自主可控”的国产操作系统,覆盖手机、平板、PC、电视等设备。合作方:中科院软件所(技术研发) + 上海联彤(市场化运作)。
事件真相:COS被指界面和代码与HTC开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HTC Sense”高度相似,甚至存在未抹去的HTC标识。外界怀疑COS可能基于HTC系统修改,而非完全自主研发。中科院回应:称COS是“从底层到应用层完全独立开发”,但未公开核心代码以证实。HTC方面否认与COS项目有任何合作,暗示可能存在代码盗用。此后中科院和联彤未进一步澄清。COS系统发布后未实现大规模应用,后续几乎销声匿迹,手机、PC等终端厂商均未采用。
积极影响:此后中国加大对开源技术(如Linux)的投入,更多企业转向基于开源生态的二次开发(如鸿蒙OS、统信UOS)。
事件背景:2018年8月,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调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并推出“红芯浏览器”(Redcore),宣称:中国首个自主可控的浏览器内核,打破国外垄断(如Chrome、Firefox)。专为政企安全设计,已获中国中车、国家电网、国务院国资委等机构采用。消息一出,媒体广泛报道,红芯一度被视为“国产浏览器之光”。
事件真相:发布当天,技术人员下载红芯浏览器安装包解压后发现核心代码与Chrome高度一致,甚至保留了大量Google Chrome的原始文件(如“Chrome.dll”)。版本号直接沿用Chromium 49(2016年的旧版),仅修改了界面和部分标识。所谓的“安全创新”功能(如私有DNS、加密缓存)实为Chromium已有功能或简单封装。
积极影响:部分政企客户暂停合作,但未公开追责。
事件背景: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ICT)团队发布“木兰编程语言”(Mulan),宣称:完全自主设计,面向智能物联(IoT)和中小学教育。“轻量级、易学易用”,适合国产化替代。该语言被部分媒体称为“中国首个自主编程语言”,并获教育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推荐。
事件真相:开发者下载“木兰”后很快发现异常实际是Python的“换壳”版本,木兰的交互界面、语法规则与Python几乎一致(如print命令)。安装包内发现Python字节码(.pyc文件),证实直接调用了Python解释器。版本号造假,团队声称“木兰1.0”,但实际基于Python 3.7修改。开源承诺未兑现:初期宣称“开源”,但仅发布闭源可执行文件,后迫于压力才公开部分代码。最初项目负责人刘雷(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辩解称木兰是“针对青少年教育的二次开发”,但未提及Python依赖。后续刘雷发文道歉,承认“木兰”是Python的封装,并夸大宣传“自主性”,舆论哗然。
积极影响:项目终止,“木兰”语言被中科院计算所叫停,官网和下载链接关闭。负责人刘雷被取消项目资助和评优资格,但未进一步追责。教材下架,部分中小学教材删除“木兰语言”相关内容。
写在结尾:汉芯一号、COS操作系统、红芯浏览器、木兰编程语言都是来势汹汹并草草收场,这从他们决定走捷径那一刻就注定了,无论是学术造假还是科研造假,都是经不起考验的。愿民营企业在芯片、系统领域勇于探索、去伪存真,创造出真正能令自己挺直脊梁的产品,四个大丑闻,中科院独占鳌头,造假的行为在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两笔,永远的将这些单位钉在了耻辱柱上。
来源:软件追更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