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量研究显示,中医外治可有效缓解KOA的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用网络元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比较了不同类型中医外治对KOA的疗效和安全性。
膝骨关节炎(KOA)又称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中老人常见病、多发病,以软骨退行性变为主要表现,以关节骨增生为征象。
大量研究显示,中医外治可有效缓解KOA的症状,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用网络元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比较了不同类型中医外治对KOA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检索数据库(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方法对中药外用药进行研究,将获得的数据和证据使用Stata15.0和WinBUGS1.4.3进行处理。
结果显示中医外治疗法对KOA的治疗确切且安全。中医外治KOA的疗法多样,有单纯的针灸推拿疗法、中药外用外敷配合现代仪器的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关节腔注射、凝胶制剂的外用、离子导入等。
针灸疗法主要由“针”法和“灸”法组成,针法即进针刺激皮肤或局部肌肉,提插捻转行针,增强得气感,达到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借用温热性刺激和药物的药理性质来防病治病。
“针之不为,灸之所宜”指出了针法和灸法在疗效和部位上可以相互补充。除了针灸疗法,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还包括推拿、火针、揿针、针刀、天灸等。
治疗KOA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毫针和温针灸。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针刺结合药物组,药物组患者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剂外敷加合理的运动训练。
针刺组患者常规用药及合理运动训练,针刺患侧穴位: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眼和犊鼻,均一补泻法操作,留针30min,治疗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持续2周。
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程度,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价KOA的严重程度,《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用于评估疗效。
疗效评价结果显示药物组和针刺组治愈效率分别为73.33%和83.33%,在KOA早期,针刺结合药物治疗优于药物治疗结合运动训练。温针灸是结合针刺和艾灸二者优点,温经活络,达到疗效。
彭良对比温针灸和常规针法对老年性KOA的疗效,显示治愈率依次为69.4%、16.67%,温针灸疗效显著高于常规针法。
针刺又分不同的操作手法,如经筋针刺法、短针刺法、电针法等,经筋针刺法是运用刮片、金属钝物的适当区域对身体经筋的疼痛反应点进行点按来治病的方法。
后世医家不断继承和创新各类针具和刺法,短针刺法贴即骨进针,针刺深度以抵骨为准。电针是先用针灸针针刺得气后,再在针柄上连电线,将电流调到常用的微量电流波。
哪一种刺法对KOA的疗效更佳?舒琦分析文献结果显示经筋针刺法总有效率、减张效果和缓急疼痛均优于常规针刺法。
陈瑜在治疗KOA的临床实验中对比针刺、电针和艾灸的疗效,发现3种方法均可改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的症状。
艾灸疗效最佳。刘菲、任毅等在治疗兔KOA时对比短针刺和常规刺法的疗效,发现短针刺优于常规刺法。
席小芳在治疗兔KOA时比较短针加电针法、常规针刺的疗效,发现短针加电针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法。针刺有不同的刺法,也讲究取穴规律。
有研究从近10年的80例针灸治疗KOA有效病例中总结取穴规律,发现胃经、经外奇穴等常被众医家选用,其他配穴则是按照辨证原则选取。
近些年来,针刺治疗KOA的机制研究逐渐增多,任毅等用短刺法、普通刺法治疗兔KOA,结果显示短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Sox9含量、PⅡCP和CTX-Ⅱ的表达相关。
席小芳等在治疗兔KOA的研究中,把短针组的治疗改变为短刺加电针组,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发现短刺加上电针后疗效优于普通针刺。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短刺加上电针能有效减缓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持续降解。其他传统手法治疗有火针、揿针、针刀、天灸、推拿等。
王兵比较火针扬刺和毫针对KOA的疗效,结果显示火针扬刺在止痛方面疗效更佳。揿针是皮内针的一种,在穴位上埋针,一般留针5-7天后取针,刺激穴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徐纬在实验中选取膝关节周边穴位揿针埋针,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施埋24h;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康复干预。
治疗后3个月疗效评价显示揿针留针疗法联合康复干预能有效缓解早中期KOA患膝疼痛以及改善关节功能。
针刀治疗是用针刀突破皮肤表层刺入深部,直达病变处切割、剥离,具有缓急止痛、疏经通络之效。
马丽娜用针刀干预新西兰KOA兔每周1次,模型组不予干预,3周后发现针刀组KOA模型兔血清中MMP-3和MMP-13的浓度均降低。
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关节软骨破坏得到缓解。天灸疗法是在穴位或者病变部位贴上刺激性非常强烈的中药,在短时间内皮肤会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
雷丽芳采用岭南传统天灸疗法治疗KOA,对照组安慰剂处理,结果显示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能减轻患者疼痛,缓解症状。
总之,针灸以及其他传统治疗KOA的方法多样,其中毫针、艾灸、针刀和电针最为常用,不同方法之间配合使用疗效更佳。
目前国内关于KOA外治疗法的临床实验较多,今后可创建不同外治疗法治疗KOA的技术操作规范和评价体系。
超声电导药物促透技术、关节腔注射法、离子导入法、组织再生术和外用固定法为现代常用的外治物疗法。
超声电导药物促透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辐射压和空化效应,使得药物可以从皮肤进入体内,达到病变部位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潘娅岚在治疗新西兰兔KOA的实验中,用威灵仙外敷法和超声促透威灵仙法对比,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均能改善KOA的损伤情况,而超声促透威灵仙的疗效更佳。
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法和中药外治法均对KOA有疗效,两者配合会不会增强疗效?
杨威基于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与安慰剂的差异,观察治疗早中期KOA时,在患者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半年后仍有明确疗效,关节疼痛得到改善。
许阳凯等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外治联合关节腔注射,优势互补,起增效作用。
中药离子导入法是通过中频电流降低皮肤电阻,促进微小血管扩张,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再配合药物的作用,消炎止痛的效果更显著。
谌曦在研究中返现健脾补肾通络止痛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法能改善KOA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焦虑抑郁积分值、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
使机体炎症状态得到缓解,延缓软骨基质降解。慢性牵张组织再生技术、计算机辅助外固定技术是康复中的外用手法。
在治疗一例重度KOA患者时,在关节采用置换术的同时配合高位胫骨截骨术(HTO)、慢性牵张组织再生技术、计算机辅助外固定技术,结果显示患者膝内翻畸形得到矫正,下肢力量恢复较好。
中药凝胶制剂是一种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由药物和溶剂(溶液、混悬液、乳状液)制成。
用修正的Hulth方法复制KOA模型,中药组用通经止痛凝胶制剂治疗,模型组和空白组不干预。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软骨表面凹陷,滑膜肥厚增生,关节腔内炎性细胞浸润。中药组关节滑膜增生不明显、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中药组疗效佳。
结合现代物理外治疗法的机制探讨研究也较多。潘娅岚在治疗新西兰KOA兔的实验中发现,超声促透威灵仙组的疗效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靶基因MMP-13的表达发挥作用。
研究发现通经止痛凝胶制剂可能是通过调节p53、miR-502、NF-κBp65的表达来降低炎性和滑膜反应。
中药熏蒸、中药敷贴、中药离子导入、中药配制的凝胶制剂均是使用具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功效中药的外用疗法。
中药熏蒸又称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是一种借助热药蒸汽治疗的物化综合疗法。
OuLiangMeng收集中药熏蒸和外部治疗KOA的文献,利用RevmanV.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确认了中药对KOA的临床疗效。
钟秋生在研究中对实验组采用补肾驱寒通络中药内服加外洗法,对照组使用维骨力和炎痛喜康口服液口服,结果发现中药外洗加中药内服止痛效果佳。
中药外敷是一种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外用的中草药均在中医思想指导下使用。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外用贴敷疗法不仅疗效显著,且无显著毒副作用,便宜易操作。中药离子导入和中药配制的凝胶制剂是在这两种现代技术中加入能治疗KOA的中药。
疗效机制研究显示“易层”贴敷膏药干预KOA大鼠后,动物滑膜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软骨组织中MMP-1和MMP-13水平显著下调。
KOA中医内外治法应用历史悠久,方式多样,基于中医整体观和临床辨证分型,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干预方案,疗效确切,副作用小,适合不同年龄的KOA人群。
若与西医的干预方式联合使用,则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