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古老师。今天继续设计PMC生产计划自动排程全动态数组的表格第7章,在第6章中完成了MPS主生产计划自动排程第1个IF判断中的逻辑:“IF((A)*(B),Y/24”,通过名称的多次定义,把产能能够在1天内完成的订单判断出来了,今天继续设计第二个判断
全文约700字
大家好,我是古老师。今天继续设计PMC生产计划自动排程全动态数组的表格第7章,在第6章中完成了MPS主生产计划自动排程第1个IF判断中的逻辑:“IF((A)*(B),Y/24”,通过名称的多次定义,把产能能够在1天内完成的订单判断出来了,今天继续设计第二个判断逻辑。
“IF((A)*(G
整体和昨天的思路差不多,主要是把复杂的判断逻辑进行分布展示,当然有条件的还是上信息化,本次展示只做技术研究。今天的思路是筛选产能超过或刚好等于1天的订单。核心知识点就是理解预计无限开工与累计时间的比对。
为了公式不用多次引用,这里对需要多次引用的数据进行名称定义,定义如下:
I2#:开工加累计用时
A:G>=C,对应公式=G4#>=J14#
Y:用时(小时),对应E4#
G:无限-预计开工,对应G4#
H:无限-预计完工,对应H4#
D:第2天累计时间,对应=DROP(I2#,,1)
C:第1天累计时间,对应=DROP(I2#,,-1)
分别定义名称A如下:
名称A:G>=C,对应公式=G4#>=J14#
条件:无限预计开工大于等于第1天累计时间,返回一组逻辑值
G
这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就满足了产能超过或等于1天的判断逻辑,而同时满足的函数可以用AND实现,也可以用运算符号来实现,这里的“*”代表同时满足。
运算过后虽然是数字1或0,但是在IF函数中,1和0同样可以代表逻辑值TURE和FALSE,此时的判断的条件如果是真就返回D-G,也就是第2天累计时间减去无限-预计开工的时间,得到订单具体的完成时间。
有了这个时间后,可以把时间转换成数量,转换方法就是先乘以24,再乘以UPH小时产量,这样就可以看到满足条件的结果了,如下图所示:
来源:古哥计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