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央视镜头将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的山水画卷推介全国,各地游客也循着花香与戏韵纷至沓来。古村的蜕变,凝结着羊尖镇人大及人大代表的长期接力与主动作为。从跨省取经到民意直通,从三大核心建议办理到“微改造”实践,从交通破局到文化深耕,代表们以持续不断的建言推动古村焕新,
摘 要
当央视镜头将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的山水画卷推介全国,各地游客也循着花香与戏韵纷至沓来。古村的蜕变,凝结着羊尖镇人大及人大代表的长期接力与主动作为。从跨省取经到民意直通,从三大核心建议办理到“微改造”实践,从交通破局到文化深耕,代表们以持续不断的建言推动古村焕新,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书写在严家桥的山水画卷之中。
“自打上了央视《山水间的家》,游客多得像赶集,咱村成了网红打卡地了!”村民小王满脸自豪。
2025年春日的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青石板路浸润着晨露,黛瓦白墙的民居间,举着自拍杆的游客在花海中寻找最佳角度。老街飘来萝卜丝饼的焦香,小剧场里传来锡剧票友的婉转吟唱,唐氏家族的创业故事引得游客啧啧赞叹。谁能想到,这座沉寂多年的江南古村,如今正成为长三角文旅新宠?
这场华丽转身的背后,是羊尖镇人大及人大代表历时三年的智慧接力。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笔记本记录民意,用代表建议连接古今,让古村既留得住乡愁,又装得下现代文旅的诗意。
深调研谋良策,精改造焕新颜
2022年1月,新当选的镇十九届人大代表首次履职便聚焦严家桥文旅发展。在朱斌代表的工作笔记里,详细记录着当时的困境:唐苑内各场馆设施陈旧,锡剧小剧场梁柱斑驳,通往严家桥的主干道老旧狭窄。“必须用系统思维破解发展困局”,这个共识在代表座谈会上反复回响。
慢工出细活。此后三年,代表们持续发力,参与文旅项目专项视察,监督推动古宅修缮、河道治理等重点项目落地,参谋策划特色节庆活动,助力打造大地艺术景观和党建、团建、亲子研学线路等,力促严家桥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带着这样的使命,镇人大开启“取经+问计”双线行动。
2023年12月,“延续红色血脉,传承古镇文化”主题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启用。联络站里,代表接待日总是座无虚席。村民老周至今记得,汤伟锦代表为弄清道路改造难点,曾带着卷尺实地丈量严南片区每个转角。
2024年5月,代表们赴湖州、宜兴开展“探索乡村振兴,共谋文旅融合”深度调研。在安吉鲁家村,张颖代表被“小火车串联全域景点”的创意触动,连夜手绘出严家桥旅游动线优化草图;在宜兴美栖村,看着玫瑰花海与民宿相映成趣,强天宇代表立即连线农技人员探讨本地特种花卉种植的可能性。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镇人大代表2022年提出的三大核心建议——《关于深度挖掘古镇文化的建议》《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促进文化旅游招商引资的建议》在办理过程中不断细化充实:文化挖掘从文物修缮扩展到数字展陈,基建重点从主干道拓宽延伸到严南严北片区道路改造,招商方向从单一景区运营转向全产业链培育。2024年春天,唐苑景区改造方案正式落地:既保留明代石刻、清代地砖等历史印记,又新增AR导览系统和景观小品,全域实施的立面整治与景观亮化,擦亮文旅品牌的同时更让幸福体验触手可及。唐苑重新开放首日,实现了客流量同比激增50%。
交通破局疏脉络,欢乐出行畅游线
2022年国庆黄金周,张颖代表目睹村口的堵车长龙延伸至稻田。她默默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交通瓶颈”四个字。2023年1月,她在区五届二次人代会上郑重提出《关于加速推进严羊路古镇外围段建设的建议》,推动镇政府启动了严羊路综合改造工程,新增停车位179个。2024年,古村客流量持续井喷,节假日待停车辆排队超百米,张颖代表再次向镇政府反映停车难题。
镇政府迅速响应,立即深度挖掘现有停车资源,优化周边的停车位布局,新建幼儿园停车场增设38个停车位。通过优化+扩容,严家桥周边区域停车资源和效率提高35%。此外,新建的外围道路正式投用后,成功引导过境车辆绕行外围,显著减轻了古镇内部的交通压力。
更让游客惊喜的是,2024年9月15日,羊尖客运站到严家桥的旅游专线——“萌萌巴”正式开通了。这条专线解决了直达羊尖众多景点的“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专线每日设置5个班次,途经14个站点,将唐苑、花海、界州、丽安村水墩上等美景串联成线,沿途能吃上热腾腾的银丝早面,喝上醇香的乡间咖啡,更能体验田园农趣,品尝地道的江南菜肴。游客纷纷点赞:“乘上专线,旅游真方便!”。
2024年国庆假期,严家桥的停车系统经受住了考验。“循着导航开过来,停车过程很轻松!”游客小王开心地说。
文化铸魂活传承,古今对话焕新韵
2023年盛夏,在锡剧纪念馆改造现场,朱斌代表捧着泛黄的戏本陷入沉思。如何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戏曲?他与文旅专家研讨后,在《关于深度挖掘古镇文化的建议》落地过程中写下关键一笔:“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如今,展馆出口处的“时光戏台”成为网红打卡点——矩阵排放的老式电视机外壳内嵌液晶屏,循环播放数字修复的4K版锡剧经典曲目。游客们边拍照边感叹:“这种文化传承方式,真是花了心思了!”
文化传承的活化工程渗透在每个细节。乡村美术馆里,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着古村新貌。人大代表督导建设的景溪书房里,古朴的书架上不仅陈列着《严家桥村志》,还专设“代表荐书”专区,谢烨盛代表推荐的《乡土中国》扉页上留有她的笔记:“读懂土地,才能留住乡愁”。
“要让文化可看可听可品尝”,这条来自代表建议的思路,催生了老街上的“时光味道”市集。海棠糕的焦糖香混着萝卜丝饼的咸鲜,在舌尖上奏出了一首美妙的味觉交响曲;青萝卜干的咸中回甘,让游客将严家桥风味带往远方;耳畔流转着《珍珠塔》选段,水磨腔与油锅滋滋声交织,恍若百年前商埠码头的晨昏......
如今,严家桥村文旅设施焕然一新,游客体验大幅提升,村落宛如绝美山水画卷。接下来,羊尖镇人大将继续深化探索,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那些写在笔记本里的民情民意,落在青石板上的履职足迹,终将化作山水画卷里的点睛之笔,让严家桥成为更多人追寻的“山水间的家”。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