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因疾病、外伤或衰老需要长期卧床。卧床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可能引发压疮、肺炎、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科学的护理不仅能降低这些风险,更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因疾病、外伤或衰老需要长期卧床。卧床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还可能引发压疮、肺炎、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科学的护理不仅能降低这些风险,更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基础护理:细节决定成败
1、皮肤护理——压疮的“防火墙”
长期受压会导致皮肤缺血坏死,严重时感染可危及生命。
定时翻身:每2小时更换体位(侧卧30°最佳),骨突处用软垫或泡沫敷料保护。
保持清洁:每日温水擦洗,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使用皮肤屏障霜。
观察重点:皮肤发红、温度升高或破溃时,立即减压并就医。
2、呼吸道护理——预防“沉默的杀手”肺炎
卧床常常会导致患者痰液淤积、咳嗽无力从而引发坠积性肺炎。
关键措施: 拍背排痰:手掌空心,从背部下方向上叩击,每日3-4次。
呼吸训练:吹气球、缩唇呼吸(像吹蜡烛一样缓慢呼气)。
床头抬高:进食和休息时抬高30°,减少反流误吸。
3、排泄护理——避免感染与不适
尿路管理:使用尿垫或导尿管者,每日清洗会阴,导尿管每周更换。
肠道管理: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便,便秘者可口服乳果糖或使用开塞露。
二、并发症预防:警惕五大“隐形威胁”
1、压疮
高危人群:消瘦、糖尿病、瘫痪。
预防:气垫床+定时翻身+营养支持 。
2、深静脉血栓
高危人群:术后、肥胖、癌症。
预防:弹力袜+踝泵运动(脚尖上下勾动)。
3、关节僵硬
高危人群:脑卒中、脊髓损伤。
预防:每日被动活动关节(如屈膝、转腕)。
4、尿路感染
高危人群:导尿管使用者。
预防:会阴消毒+多饮水+尽早拔管。
5、抑郁焦虑
高危人群:长期卧床、社交隔离。
预防:家属陪伴+兴趣活动(听书、手工)。
三、心理支持:别让心灵也“卧床”
1、护理需关注身心双重需求:长期卧床患者中,约40%出现抑郁或焦虑。
2、打破孤独:每日聊天、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戏曲,视频联系亲友。
3、维护尊严:护理时拉帘遮挡,避免在他人面前暴露身体。
4、赋予掌控感:让患者参与简单决策,如选择餐食或衣物。
四、环境管理:打造安全舒适的空间
1、床位安全:硬板床+防压疮气垫,床高以患者坐起时脚能触地为宜。
2、防跌倒:床边安装护栏,地面无杂物,夜间开小夜灯。
3、温湿度:室温22-24℃(避免着凉),湿度50%-60%(防呼吸道干燥)。
五、康复训练:卧床≠静止
即使无法下床,也应进行适度活动,目标是为了延缓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1、被动运动:家属帮助活动四肢,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2、主动运动:鼓励患者抬臀、握力球训练,或使用下肢循环泵。
卧床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专业的“持久战”。细致照护、早期康复介入和人文关怀,都能让患者在困境中保有尊严与希望。
来源:二三里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