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Rosa(蔷薇属)是蔷薇科底下一大类近缘植物组成的家族,全世界有近200个野生种,但是对于怎么给这类植物取名,东西两方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春末夏初,正是月季花开的时节
各色的繁花吸引力超群
不少人都在花海里拍照,观赏
可是你知道吗?
或许你拍到的并不是月季!
还可能是蔷薇和玫瑰
毕竟,它们仨长得特别像
要想分辨它们,得先从概念开始……
Rosa(蔷薇属)是蔷薇科底下一大类近缘植物组成的家族,全世界有近200个野生种,但是对于怎么给这类植物取名,东西两方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人日常生活中,他们倾向于简化,统称这类植物为「rosa」。
而东方汉语里一般不统称,而是用不同的名字分别称呼这类植物,举几个例子,有刺玫、木香、荼蘼等。
其中「蔷薇」、「月季」和「玫瑰」最常见。
蔷薇
蔷薇,蔷薇科蔷薇属的多年生的丛生落叶灌木。
形态上或直立,或攀缘,或蔓生;蔷薇的枝干上有皮刺叶;子为互生型;花朵单生或者在顶端丛生,花朵有红色、白色、粉色、黄色、紫色等多种颜色;果实是接近红色的球形,花期为5~6月。
《本草经》作“墙藤”。据李时珍说,因其“草蔓柔靡”,依墙攀援而生,故名蔷薇。
蔷薇有2000年栽培历史,据记载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至南北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
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六千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因而可以说蔷薇的故乡在亚洲,在中国。
早在南北朝时期,蔷薇已经成为了皇家林苑的观赏植物。《太平寰宇记》中记载了梁元帝肖绎种植蔷薇的盛况:“竹林堂中,多种蔷薇”,他对蔷薇的喜爱近乎痴迷,“有十间花屋,枝叶交映,芬芳袭人”。
到了明清两代,蔷薇的种类已经相当丰富,王象晋在《群芳谱》统计的蔷薇已有数十种,真的是琳琅满目。蔷薇花颜色繁多,除了白色、黄色,以红色的最为受欢迎。高士奇在《北墅抱瓮录》则说:“蔷薇花有浅红、深红、大红之异。结花成屏,雅宜山墅,连春接夏,蒨艳可人。落红成堆,每不忍扫园。
蔷薇的古代雅称是野客,在现代还有刺蘼、刺红、雨薇、白残花等别称。每当初夏来临,蔷薇盛开之际,诗人们也都开始以蔷薇为题,泼洒自己的笔墨,抒发自己的情怀。
《蔷薇花》
唐·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杜牧以蔷薇自比,有自己的坚持,不追逐名利,以淡泊的姿态旺盛地生长着,向阳而开,向美而生。他就是那朵怒放在狂风中的蔷薇。
《桃源忆故人·暮春》
宋·苏轼
华胥梦断人何处,听得莺啼红树。几点蔷薇香雨,寂寞闲庭户。
暖风不解留花住,片片着人无数。楼上望春归去,芳草迷归路。
如同华胥一样理想的安乐和平之梦做完了,人在何地?只听得黄莺啼于红树。蔷薇露珠如香雨般滴下,寂寞地进入了幽静的庭院。
宋徽宗的《耄耋图卷》也描绘蔷薇柔情,粉色月季、白花蔷薇穿插其中,寓意长寿、长乐、长春。
图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月季
月季,蔷薇科蔷薇属的多年生常绿或半常绿灌木。
形态上多直立生长,少数品种呈蔓生状;枝干密生倒钩状皮刺,茎秆粗壮;叶为羽状复叶,小叶3-5枚,叶面光滑具蜡质;花朵单生于枝顶或簇生,花型饱满层叠,花色涵盖红、粉、白、黄、橙及复色等,部分品种具芳香;果实为梨形蒴果,成熟时呈赭红色,自然花期为4月至霜降,人工栽培可实现四季开放。
《群芳谱》称"月月红",李时珍于《本草纲目》释其名:"逐月开放,不结寒暑",因四季花信绵延不绝,月月展颜,故得月季之名。今人赞其"春色四时常在目,但看花开月月红",恰应其名。
月季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中国汉代,宋代已形成专类栽培。北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首载“月季花”之名,赞其“花亘四时,月一披秀”,印证了当时月季四季开花的特性已备受关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载月季药用价值:“处处人家多栽插之,气味甘温,无毒。活血、消肿、解毒。”
至清初,月季品种已达百余,陈淏子《花镜》记载“月季有红、白及淡红三色,白者须植不见日处”,而《群芳谱》更载有“蓝田碧玉”“赤龙含珠”等雅称品种,花瓣层叠如缂丝,花径逾掌,已现现代月季雏形。
清代宫廷尤嗜月季造景,圆明园“镂月开云”植牡丹、月季万株,乾隆御制诗称“锦绣参差几叠霞”。当代月季已成北京、郑州等53座中国城市的市花,全球育成品种超3万。
月季的古代雅称是月月红,又有斗雪红,胜春,瘦客等雅号。自春暮至深秋,月季次第绽放,文人常借其四时不凋之性寄寓心志。
《月季》
宋·张耒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张耒此诗借月季寄怀。前两句赞其四季常红、仙姿不俗,后两句转写西风摧残下仍于寒枝绽红,凸显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以花喻人,既咏物之美,亦抒写诗人于坎坷中坚守志节的精神追求。
《腊前月季》
宋·杨万里
祇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娇艳轻盈香烂熳,多情多艳倚朱栏。
杨万里借月季"无日不春风"的特性,赞其花期持久、常开不败。"多情多艳"既写月季花色丰富,又暗喻其不随流俗、自成风流的品格——在群芳凋零时依旧艳而不俗,恰似隐者守志之姿。
月季花一年四季都可以开花,被称为“四季花”,古代将月季插入花瓶中,取花瓶的“瓶”字,音同“平”,为平安之意。以月季花搭配花瓶,寓意四季平安。
玫瑰
玫瑰,蔷薇科蔷薇属的多年生直立灌木。茎干粗壮,密生直立针刺与绒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枚,叶脉深陷呈皱纹状;花朵单生或簇生于枝端,花型饱满重瓣,花色以紫红色、白色为主,香气馥郁浓烈;果实为扁球形蔷薇果,成熟时呈砖红色,自然花期为5~6月。
《说文解字》释名:“玫,火齐玫瑰也,一曰石之美者;瑰,玫瑰从玉,圆好之义。”
中国自古栽培玫瑰,汉代《西京杂记》已录汉武帝乐游苑植玫瑰树。唐宋时期,玫瑰被用于制作香囊、花露与花茶。
至明清,陈淏子《花镜》详述玫瑰“花类蔷薇而色紫香腻,枝干多刺”,高濂《遵生八笺》则记玫瑰酱制法:“以糖霜同捣,收磁瓶内,经年色香不变。”
现代玫瑰品种逾三万,育出“紫枝玫瑰”“重瓣红玫瑰”等抗寒耐旱品种,其花瓣可提炼精油、酿酒、入药。今沈阳、乌鲁木齐等十余城以玫瑰为市花。
李时珍于《本草纲目》载:“玫瑰,色似紫矿,香气酷烈,故名。”古人亦因其茎刺密布却花香袭人,赞其“棘骨藏芳魂”,更有“刺客”“离娘草”等别称。
《宫词·绣鞍新辔饰玫瑰》
宋·宋白
绣鞍新辔饰玫瑰,随驾堤边试马回。
苑惠香轻沙路湿,玉蹄沾得落花来。
路微湿托出落花之轻,玉蹄沾香既显马蹄优雅,将宫廷贵胄的精致生活与暮春景致融于清丽画面之中,展现宋代宫词特有的婉约风韵。
《画玫瑰花》
明·徐渭
画里看花不下楼,甜香巳觉入清喉。
无因摘向金陵去,短撅长丁送茗瓯。
通感"甜香入喉"将视觉之美转化为精神追求,画中玫瑰虽不可撷,却借茶香氤氲的意象暗含"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文人画真谛。
田汝成在编著《西湖游览志余》时也提到:宫女们会精心采摘玫瑰花,将其晾干,与龙脑、麝香等珍贵香料一同研磨成细末,再装入香囊中。香气徘徊缠绵,仿佛不忍离去,被称为“徘徊花”。
三种花朵的对比
最后我把它们的区别总结成了一张表格,希望能帮助你分辨这三种花朵~
你认错过这三种花吗?
你还知道什么关于它们的冷知识吗?
来源:兰陵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