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AI底座 加速数字转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8 16:23 3

摘要:2025年4月,北京市首个独立设置的数据局——朝阳区数据局成立满一周年。一年来,朝阳区数据局聚焦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以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4月,北京市首个独立设置的数据局——朝阳区数据局成立满一周年。一年来,朝阳区数据局聚焦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以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朝阳区数据局还建立了行业管理机制,率先发布首个区级全域数字化转型方案,联合多领域单位发起成立了“支撑朝阳区全域数字化转型生态共同体”。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治理模式以及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动,朝阳区为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朝阳方案”。

AI应用场景广阔

位于朝阳区酒仙桥的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外观并不张扬,内部却“暗藏乾坤”。这座五层楼的建筑蕴含着每秒百亿亿次的计算能力,相当于50万台高性能电脑同时工作。

走进位于三层的核心机房,可以看到成排的国产AI服务器整齐排列,冷却系统不断运行。据介绍,这里已经部署了超过1000P高性能混元算力,并整合了算力、算法、数据全栈AI能力和AI工具。如此庞大的算力中心,运维人员仅21人,全靠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和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算力中心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算力,更是以AI为底座,赋能千行百业。”朝阳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融合了算力基础设施、可信数据空间、AI算力展示、创新孵化与协作空间等功能区,可满足大模型训练、推理、科学计算等多元化场景需求。目前,朝阳区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已落地该算力中心,打造了立体化的AIGC视听平台,助力具有竞争力的AIGC视听作品快速孵化。

基于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的全栈AI能力,北京电子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中日友好医院达成深度合作,成功构建了“中日樱智Agent开发平台”。该平台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医学知识问答和临床辅助决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医生的诊疗效率和精度。

5G+AI的应用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在新开通的地铁三号线上,乘客可以用手机流畅“刷视频”,不用担心早高峰手机信号中断的问题。这得益于朝阳区依托5G+AI打造的“数字天网”。5654个5G基站实现全域覆盖,亮马河等区域完成5G+8K设备部署,朝阳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工体、地铁三号线等区域完成5G-A网络部署。完善的5G网络与AI的结合不仅能够让工体智慧场馆里6.8万人同时观看高清视频,还提升了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加快数字化建设

在朝阳区城市智慧大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触操作台,大屏上立刻呈现出一幅数字生态图。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流如血液般奔涌,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数字脉搏。智能摄像头自动捕捉堆物堆料、道路积水等事件,AI算法实时分析并派单处置,串起的红色光点如生命线般延伸,实时反馈着城市运行状态。

朝阳区城市智慧大脑指挥中心通过算法仓库、智能分拨等AI共性服务,推动城市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智决策”升级。该中心可统筹推动全区数据工作,组织协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朝阳区城市智慧大脑如同一个可以为城市‘做CT’的智慧系统。”朝阳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接入了朝阳地理信息GIS服务平台、AI智慧视算平台、朝阳经济大脑、城管大脑环卫专题等模块,推进跨部门、跨领域业务协同,逐步实现全区信息化系统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审核。

最新接入的城市管理AI支撑平台具备强大的视频图像分析能力,可同时对近200路视频点位进行实时分析,覆盖非机动车聚集、堆物堆料、垃圾桶满溢、道路积水等10类常见城市管理问题。

“过去这类问题主要靠巡查或群众反映,现在AI能实现及时响应。”朝阳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大风极端天气中,该系统通过融合气象、水务、交通等多部门数据,成功预警处置了多个风险点位,保障了辖区安全。

打造智慧大脑是朝阳区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电子屏上的交易额数字不断刷新——累计备案金额逼近百亿元、上架数据产品超3000个。在中央商务区核心区试点的DBD(数据商务区)内,国际数商构建起跨境数据枢纽。通过加强数据跨境流动先行区建设,朝阳区正打造国际数据要素产业集群。

朝阳区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正在数字医疗、元宇宙、智慧文旅、金融服务、智慧商圈等领域打造数据示范应用场景,力求增强数字体验,发展数字经济,促进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孙明源)

来源:光明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