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6日,鼎湖万达广场人头攒动,与平时不同,熙攘的人群中多了不少求职者的身影。当天,鼎湖区“周周有招聘”如期而至,约20家企业的招聘人员现场设摊,在商场里搭起“求贤擂台”,为广大市民提供就业机会。
4月26日,鼎湖万达广场人头攒动,与平时不同,熙攘的人群中多了不少求职者的身影。当天,鼎湖区“周周有招聘”如期而至,约20家企业的招聘人员现场设摊,在商场里搭起“求贤擂台”,为广大市民提供就业机会。
这一创新举措,是鼎湖区政企联动社会力量共同破解“招工难”的缩影。记者了解到,该区通过“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模式,为求职者和招聘企业架起沟通的“连心桥”,为鼎湖区、肇庆新区企业做好用工保障,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线上线下齐发力
招聘服务“周周见”
记者了解到,由鼎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5年常态化系列招聘活动,成了该区就业服务的品牌活动。逢周六下午,该区在万达广场一楼就业驿站举办“周周有招聘”活动,每月最后一个周六则在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一场规模更大的“月月有专场”招聘会。今年以来,该区已成功举办了16场各类专题招聘会,下一场将于5月10日举办。
“不同于传统的大型招聘会,我们把‘周周有招聘’做成了接地气的常规活动,市民在购物消费之余,顺道就可以投份简历。这种‘零压力’模式大大便利了求职人群。”活动承办方、肇庆市人力资源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运营总监王建东介绍。
“自去年8月启动‘周周有招聘’活动以来,我们借助商圈人流密集的优势,把企业招聘融入到居民生活圈,不仅大大便利了求职者,也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了常态化面对面交流平台,实现了用工与就业高效的双向选择,提升了招聘的精准度和成功率。”鼎湖区人社局党组成员、社保局局长黄辉对记者说。据统计,2024年全年,鼎湖区人社局举办各类招聘会37场,参加企业800多家次,提供就业岗位5.5万多个,达成求职意向6000多人次。
除了组织线下招聘,鼎湖区人社局还依托新媒体技术,在全市率先推出“人社探岗”短视频招聘服务。2022年1月以来,该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生动展示企业工作环境、文化氛围及岗位需求,为求职者搭建起就业桥梁,同时助力企业品牌推广,提升了公众对鼎湖企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以园区为载体
“零距离”服务人才
“入驻产业园后,园区服务周到,为我们开展人力资源业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日前,好工作(肇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瑞铨对记者说。
庄瑞铨所提到的园区正是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在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肇庆市人社局与鼎湖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该产业园,于2020年12月建成并运营。园区坐落于鼎湖双创园,按省级标准建设,主功能区大楼面积达4800平方米。
“产业园一楼为招聘服务大厅,二楼为综合公共服务区,三至五楼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办公区。目前园区已引进25家来自全国各地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涵盖了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代理招聘、背景调查、人才测评、企业培训、高级人才寻访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王建东表示,园区丰富的业态为鼎湖区乃至肇庆市人力资源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架起了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的“连心桥”。
人才是第一资源。王建东告诉记者,产业园需要扮演“媒婆”角色,既要为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也要为广大求职者找到心仪的岗位,还要着力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据悉,2023年,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机构服务企业近400家,服务就业人员约1.3万人次;2024年,入园机构服务企业近500家次,服务就业人员约2.8万人次。
多措并举稳就业
优化服务促发展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近年来,鼎湖区在用工保障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健全就业促进机制,通过“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模式,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增进民生福祉,用工保障工作成效日益凸显。
“当前鼎湖区、肇庆新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建设项目密集落地,许多企业在投产后面临大量用工需求。为有效解决这一迫切问题,我们必须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和完善的服务机制。”黄辉介绍,该区建立重点项目用工保障机制,对重点用工企业落实“一企一策”,提前介入新建项目用工规划。
在开展线下线上招聘服务的同时,该区还不断与本地大中专院校、部分镇街长期合作,并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开拓云贵川等地区劳动力输出渠道,全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用工保障体系。目前,该区人社部门已邀请云南省驻广东就业工作站相关负责人到两区企业实地考察,了解用工需求情况,争取在鼎湖区设立劳务协作服务站,以发动更多云南劳动力来鼎就业。
接下来,鼎湖区人社局将持续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质量,为两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力资源服务保障,让就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知肇分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