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8日中科飞测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Inc.、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8日中科飞测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接受机构调研,AMC Entertainment Holdings,Inc.、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南方天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京芯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鲍尔赛嘉(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城投城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中航赛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清池资本(香港)有限公司、群益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柏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睿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井住友德思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厦门坤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鲁商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彬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伯兄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博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晨燕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恒诚拓新、上海敦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复胜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极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嘉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九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玖鹏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理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瓴仁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宏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迈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钦沐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秋阳予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熵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天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通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同犇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循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益和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懿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涌乐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长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中域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丞毅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富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红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进门财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宽源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量度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辰禾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凯玄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粤鸿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奕金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裕晋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泰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泽鑫毅德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盛钧私募基金管理(湖北)有限公司、苏州高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苏州鱼大水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自营分公司、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橡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铜冠投资(上海)有限公司、统一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小悟空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衍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涌德瑞烜(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钰浩资本、誉辉资本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Green Court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北京逸原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约牛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长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壁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浩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墨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伟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向日葵大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自贸区丰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航证券有限公司、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财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观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市怀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和证券株式会社、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司、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证券研究咨询分公司、HARVEST FUND LIMITED、东方阿尔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达利泰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者、Point72 Hong Kong Limited、耕霁(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广东谢诺辰阳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赢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广州金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州泽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vivo投资部、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君本(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国投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艾希控股有限公司、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果行育德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鑫焱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海南棕榈湾投资有限公司、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衍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慧实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杭州乐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联环球投资有限公司、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鸿运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美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泰保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百川财富(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曦资本、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汇百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汇丰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汇华理财有限公司、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百年保险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混沌天成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第五公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瑞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彼得明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泰利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义振华(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关于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收入及订单拆解。
答: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收入与订单整体结构较为类似,具体拆解来看
(1)从产品结构来看,营收占比构成与往年相比整体保持稳定,检测设备占比较高。此外,公司的套刻精度量测设备2024年以来增长迅速,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订单占比均有较大提升;另外,暗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在也逐步取得较大金额的订单,并成为新增订单占比最大的设备系列之一,预计未来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2)从应用领域来看,公司收入及订单均以前道制程客户为主,与往年基本一致。2025年一季度的收入中,前道制程尤其是先进制程产品占比相对较高,推动了一季度的毛利率上升。同时,新增订单方面,2025年一季度在HBM等新兴的先进封装领域获得了积极的市场反馈。
(3)从制程工艺来看,公司先进制程的收入和订单占比快速提升,已超过50%,成为公司增长的主要来源,尤其是2025年一季度,先进制程营收占比进一步显著提升。未来先进制程的收入和订单贡献有望持续增长。
(4)从客户构成来看,2024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均为国内头部的前道制程及先进封装企业,客户基础稳固。
问:关于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升的原因。
答:公司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的变动主要受收入结构变动的影响,前道制程尤其是先进制程的产品收入占比较高,从而拉动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明显提升。
问:关于产品进展情况。
答:公司各系列产品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
(1)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目前已小批量出货到多家国内头部逻辑、存储客户,验证进展顺利,获得客户对测试数据积极的反馈。公司是国内最早推出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到先进制程大产线上进行验证的供应商之一,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可以满足不同的客户工艺需求。由于明场设备的技术难度较高,预计其在收入和批量订单方面实现较大的贡献仍需一定时间,公司对于明场设备的长期发展非常有信心。
(2)暗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出货及订单数量快速增长,已覆盖多家国内头部逻辑及存储客户,验证进展顺利。基于公司在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竞争优势,公司在暗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方面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预计较快可以实现收入及订单增长。
(3)光学关键尺寸量测设备2024年已经成功实现销售,后续将重点推进面向更多客户的市场推广以及向更高工艺制程的设备迭代升级。
(4)升级迭代产品方面,公司各系列设备与目前国内最先进制程的产线扩产需求相匹配,并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薄膜膜厚量测设备应用在国内最先进制程产线的设备已经通过验证并实现销售;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包括3DOI设备、三维形貌量测设备等应用在HBM领域的设备都已经通过多家国内头部客户的验证;最新一代套刻精度量测设备已经实现多台出货,并全面覆盖国内的头部客户,预计很快能够实现销售。
问:关于2024年研发大幅增长原因及公司研发规划。
答:公司重点研发方向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设备种类的拓展,二是现有产品向更前沿工艺的升级迭代。
(1)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三款重点设备进行了比较大的研发投入,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设备在客户产线的验证。另外,在完成9大类光学类设备的全面产品布局后,公司在电子束关键尺寸量测设备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预计较快能够有设备的出货。
(2)现有产品升级迭代方面,目前公司各系列设备都在向国内最先进制程推进,无论是硬件、软件、关键零部件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
(3)公司去年的股份支付费用超过8000万元,其中大部分计入了研发费用,这也是研发费用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研发支出来看,公司去年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研发人员薪酬增长,以及部分新产品研发初期发生的研发投入比较大。随着在研项目持续推进、产品布局逐渐完善、研发团队建设基本完成,未来公司研发支出增速将有所放缓,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也会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问:关于电子束设备的竞争格局以及竞争优势。
答:目前国内电子束设备在部分领域已取得初步进展,但整体国产化率还相对较低。公司在光学设备领域的整机研发、软件算法的控制等方面经验与电子束设备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复用性。公司有信心可以尽快推出电子束设备,并推动国内电子束量检测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问:关于当前国内竞争形势及未来趋势,客户对于设备采购主要考量因素。
答:目前国内量检测设备市场的国产化率还非常低,未来几年国内企业整体上仍处于抢占国外企业市场份额的过程中。经过10余年的持续研发和产品迭代,公司目前无论在产品覆盖广度和深度、客户资源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公司对未来在新设备推出、现有设备的迭代升级以及产业化推进等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充满信心。
客户在接受半导体设备进厂验证及采购时首要关注产品及技术成熟度,主要是由于新设备出货到客户产线进行验证会耗费客户大量的研发、工艺及生产资源,接受新设备到产线验证的选择上会非常谨慎。目前我们新设备在国内主流大产线上对标的主要还是国外的同类产品,国内其他厂商的设备相对较少。客户其他考虑因素还包括性价比、技术保密性等方面,尤其是先进工艺客户对技术保密性的要求明显提高。
问:关于全年业绩的展望。
答:综合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产品进展及市场环境,公司对2025年全年经营情况非常有信心
(1)收入层面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放缓是一季度正常的季节性波动。结合公司现阶段在手订单、新产品验证情况、市场需求反馈等方面积极因素,2025年有信心继续保持较高的营收增速;
(2)利润层面预计2025年整体的研发费用增速会趋于稳定,研发费用率逐步降低,2025年全年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3)订单层面一方面,公司年初至今订单获取节奏较好,尤其在暗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等新产品以及各产品系列向先进制程设备迭代都取得积极进展,有望带动订单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客户整体需求乐观,尤其是先进制程客户产品需求明确。综合这些因素来看,公司对今年的订单比较乐观。
中科飞测主营业务:专注于高端半导体质量控制领域,为半导体行业客户提供涵盖设备产品、智能软件产品和相关服务的全流程良率管理解决方案。
中科飞测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94亿元,同比上升24.89%;归母净利润-1496.05万元,同比下降143.69%;扣非净利润-4325.43万元,同比下降655.91%;负债率45.55%,投资收益290.12万元,财务费用481.75万元,毛利率58.0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7.4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045.9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78.82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