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袭击造成至少 26 人死亡,其中包括 24 名印度游客、1 名尼泊尔人和 1 名当地导游 。这起事件迅速成为国际焦点,也成为了印巴冲突再度升级的导火索。
4 月 22 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打破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宁静。
在帕哈尔加姆这个被誉为 “小瑞士” 的旅游小镇,疑似武装分子向无辜游客开枪,制造了一场血腥惨案。
据报道,此次袭击造成至少 26 人死亡,其中包括 24 名印度游客、1 名尼泊尔人和 1 名当地导游 。这起事件迅速成为国际焦点,也成为了印巴冲突再度升级的导火索。
袭击发生后,印度方面迅速做出反应。
印度总理莫迪当天便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严厉谴责此次袭击,并指示政府全力向遇难者家属提供援助,同时表达了印度政府打击恐怖主义的坚定决心。
莫迪随后在广播节目中再次表态,称将对恐怖分子及其背后支持者实施 “最严厉惩罚”,誓言 “正义必将得到伸张” 。
他还指出,此次袭击是 “国家敌人” 试图破坏克什米尔地区发展进程的绝望之举,是企图再次摧毁克什米尔的 “巨大阴谋” 的一部分。
印度方面认定此次事件与巴基斯坦有关,指责巴基斯坦支持 “跨境恐怖主义”。
印度前军事和情报官员公开指责巴基斯坦武装部队策划了此次袭击,并呼吁政府迅速 “作出有力回应” 。
基于这种判断,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反制措施。
23 日,印度宣布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 ——《印度河水资源条约》,停止河水共享合作。
该条约于 1960 年在世界银行的牵头下达成,谈判时间长达 9 年,规定了印度河及其支流水资源的使用权,多年来一直是印巴在水资源问题上的重要准则,此次印度单方面暂停,无疑给两国关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此外,印度还关闭了边境口岸,禁止巴基斯坦公民入境,并驱逐巴方人员,包括宣布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全部军事顾问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其一周内离开印度,同时从驻伊斯兰堡的印度高级专员署撤回印度军事顾问,还决定自 5 月 1 日起将巴基斯坦驻新德里高级专员署的总人数从 55 人减少到 30 人 。
这些举措使得印巴两国关系迅速降至冰点,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军事冲突也接踵而至。
在短短不到 72 小时的时间内,印巴双方就进行了三次交火,局势愈发紧张。
4 月 25 日凌晨,两国部队在克什米尔地区率先交火 ,印度宣称是巴基斯坦违反两国停火协议,印度随后进行反击。
在此次交火中,双方都投入了一定规模的地面部队,枪炮声打破了边境地区的宁静。
来源:充电逗辅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