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听人对初学写作者说,你先学着写散文,然后写短篇小说,最后再写长篇小说。说的好像散文就比小说好写似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小说和诗歌?” 他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
文企融合 美美与共
散与不散
——再读肖云儒《形散神不散》
常听人对初学写作者说,你先学着写散文,然后写短篇小说,最后再写长篇小说。说的好像散文就比小说好写似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小说和诗歌?” 他打比方说:“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上——那是诗歌”。说的很形象,但对于好散文的特点,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来。鲁迅提出“散文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也有人撰文称“散文里无规矩”,好像散文可以信马由缰、天马行空。这让我又一次打开肖云儒在196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笔谈散文”专栏发表的这篇名为《形散神不散》的文章,文中说“师陀同志说‘散文忌散’很精辟,但另一方面‘散文贵散’,说的确切些,就是‘形散神不散’。”文章发布后,受到广大读者和文学界的肯定和推崇,一度作为散文写作的定义与特点,写进一些大中学教材和理论著作,几乎成了散文作者们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标准,产生了巨大影响。
1985年,贾平凹在《文艺报》发文,指出“形散神不散”长期主导散文创作,导致模式化写作泛滥。该理论要求散文以“神”统摄全篇,客观上压缩了题材选择与表达形式的可能性,使散文沦为“先定主题再找素材”的程式化产物。1987年,林非在《文学评论》发表论文,对“形散神不散”理论提出系统性批评,出“形散神不散”将散文限制为“先定主题再找素材”的程式化写作,导致大量作品陷入“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套路。后来,肖云儒作出回应,坦言这一表述最初仅作为散文写作的“入门提示”,旨在通过“简明口诀”帮助初学者理解散文自由性与内在逻辑的平衡。同时指出,“神”应理解为更宽泛的“精神向心力”,包括情感基调、哲理思考或文化意蕴,而非仅指中心思想。
我们今天再读《形散神不散》,发现它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西汉思想家扬雄在其《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也就是言为心声,其实,写文章又何尝不是呢?从唐宋八大散文家到王阳明,我手写我心一直是作家坚持的一条标准。那么,我们再回到肖云儒的文章中来,就可以看出,形散神不散其实应该理解为形可散而神不可散。1987年,肖云儒还写过一篇《形可散,神不可散》。他后来引用《跳蚤之歌》以自嘲,又说形散神不散其实只是针对形散的这一类散文给出的建议,其实更多原因在于形散神不散在一段时间有意无意成为了散文写作的标准。而文艺创作尤其是散文写作,是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太过明确的标准。鲁迅、老舍、朱自清、杨朔、三毛、林清玄、张晓风、史铁生、梁晓声、贾平凹、余秋雨等一大批散文作家,其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但在写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文字表达的感受方面,都有不同的体会。甚至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从形到神都很不相同。其实他们的写作都不是在创造一种标准,更多是尝试一种表达。
这种种不同的表达,就形成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大散文。
大散文主张散文创作应突破传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单一抒情模式,融合历史、文化、哲学等多维度表达,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文体格局,同时倡导将个体体验与集体文化记忆相结合。这一点在贾平凹后期的散文写作中比较明显,他逐步在散文小说化和小说散文化中寻找平衡。而肖云儒作为贾平凹多年的好友和研究者,在这方面也体现出了与时俱进和包容,甚至发出过“不要老拿形散神不散”说事的感慨。当然,对于神不散的理论,他是一直坚持的。他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不散居”,蕴含了文化归属、生命哲学与精神凝聚的意义,体现了亲情不散、追求不散、精气神不散的融合。作为散文理论的先行者、西部文化的开创者、丝路文化的传播者,坚持读书、写作、书法,著作600万字,获国家省级奖项20余次,形成“扎根黄土、面向世界”的创作格局。
贾平凹说,不知道是方英文还是何丹萌给他说过,陕西有自己的星云大师。星是李星,云是肖云儒。从19岁提出形散神不散的见解,到80多岁还活跃在陕西文艺界为各类活动发光出力,肖云儒将自己活成了文学的大树。明代书法家祝允明在《论书帖》中说“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其实在我们的散文创作上,何尝不是“有形无神,神采不生;有神无形,神采不实”呢?只是什么是形,什么是神?除了通用的标准外,可能每一个创作者心中也有自己的标准,至此,文学之河方可源远流长、冲撞突破,在反复的尝试中,不惧争论和争议,形成百花百草的丰盛空间。
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王风,歌词作家,陕西省音协会员,师从著名作词人许常德、方文山 ,作品有《渭南美》《清风明月》《招财福鼠歌》《凤翔楼1828》《董宇辉》《援藏无悔》《王兆优》等,作品多次登上文旅部主办的全国“村晚”和地方春晚,入选中小学生朗诵教材和省纪委监委廉洁文化精品库,多次担任文艺活动评委。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