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师宗县丹凤完全小学开展了一场集阅读推广与非遗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通过沉浸式阅读、非遗技艺体验、创意展演等,在书香中触摸千年文脉,在指尖技艺里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本报特约记者卢俊欣 通讯员徐泽雄 文/图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师宗县丹凤完全小学开展了一场集阅读推广与非遗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通过沉浸式阅读、非遗技艺体验、创意展演等,在书香中触摸千年文脉,在指尖技艺里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四年级百人表演团以一场精彩的大型情境表演《朝代歌》颂赞中华文明的辉煌,通过鼓点节奏实现近500人声场共振,服饰演变与诗词吟诵交织,生动展现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教学楼下,由1000余件学生作品构成的“非遗文化长廊”尤为瞩目:剪纸窗花映红廊柱,皮影角色跃然布幔,扎染T恤随风轻舞,活字印刷的《丹小童规》整齐陈列。小小讲解员身着传统服饰,向参观者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得家长连连赞叹。
三年级的同学们自主探索,通过调浆、抄纸、点缀、浇浆、晾晒、揭纸等工序,亲手造出了纸。“通过学习造纸,我不仅感受到了古法技艺的魅力,还理解到了非遗艺术的价值。”三年级学生陈姝含手持自己的作品说道。操场的另一边,老师们为一年级学生讲解活字印刷术的起源、演变和制作方法,并拿出活字,让同学们按顺序排列在印版上,滴几滴墨水后轻轻压印,文字神奇地跃然纸上。
五年级的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线、绳、皮筋、夹子等工具,对白布进行扎、夹、捆、绑,创作出一件件独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扎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它非常神奇和迷人。”五年级学生李昊洋说,在活动中,他学到了扎染的基本知识、制作步骤以及独特的捆扎手法,每一个步骤都让他感受到了扎染艺术的魅力所在。
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剪纸、皮影创作,在丰富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在“知行合一”中收获成长。
丹凤完全小学大队辅导员李智琴说:“我们每个年级都开展了不同主题的传承非遗活动,同学们亲自体验细节,分享快乐,感受中国古老工艺的神奇与魅力,增强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