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华表奖给《哪吒2》颁发特别贡献奖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夸,说这是国漫的高光时刻,可我思来想去,总觉得这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
昨天华表奖给《哪吒2》颁发特别贡献奖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在夸,说这是国漫的高光时刻,可我思来想去,总觉得这里面有不对劲的地方。
咱先声明,我不是说《哪吒2》不好,它确实是一部能让人在电影院看得热血沸腾的电影,但要说它是国漫的“天花板”,甚至为此打破华表奖的评选规则,我看还真没到这份上。
这一奖颁出去,我心里直打鼓:国漫以后的路,真能越走越宽吗?还是要走进死胡同?
先说说为啥我觉得这奖颁得有点“草率”。华表奖作为中国电影的权威奖项,一直都有自己的评选标准,尤其是参评时间范围,这就像比赛的规则,大家都按规矩来,才能保证公平。
可《哪吒2》是年上映的周期,根本不在2022年7月 - 2024年6月年的评选范围里,却被破格颁奖。
这就好比一场跑步比赛,别人都在起跑线老老实实等着枪响,有个人却在中途加入,最后还拿了冠军,这让其他选手怎么想?
有人可能会说,《哪吒2》票房高啊,157亿多的成绩摆在那儿,不颁奖说不过去。但票房高就一定能代表作品的质量顶尖吗?
想想这些年的电影市场,有些“流量电影”靠着明星效应和铺天盖地的宣传,票房也能破亿,可剧情稀烂,看完让人直后悔浪费电影票钱。《哪吒2》的成功,真的全靠实力吗?我看未必。
这几年,爱国情绪高涨,大家都盼着国产电影能在国际上扬眉吐气。《哪吒2》打着“国漫之光”的旗号,又有神话故事打底,天然就带着一股民族自豪感。
就像过年大家都图个喜庆,看电影也想选个能让人觉得“咱中国行”的。
电影里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配上震撼的特效,确实让人看得过瘾。可冷静下来想想,它的剧情真的经得起推敲吗?
整部电影看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故事太“赶”了。为了把各种大场面和特效塞进去,剧情发展得像坐过山车,很多情节都没来得及展开就匆匆带过。
比如哪吒和敖丙的友情,上一秒还在并肩作战,下一秒因为一点误会就反目成仇,转变太过突兀,让人很难产生情感共鸣。
还有反派无量仙翁,他的动机也很模糊,就是单纯的坏,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刻画,这和那些经典动画里复杂立体的反派角色比起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再拿它和一些小众但口碑极佳的国漫相比,像《罗小黑战记》,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个温暖又奇幻的世界,故事细腻,充满哲思,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却能让人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这些作品在艺术和创意上,一点都不比《哪吒2》差,甚至更有特色,可它们没有赶上“爱国情怀”的风口,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就只能在小众圈子里发光发热。
如果因为《哪吒2》破格获奖,让整个国漫行业都觉得,只要魔改神话故事,加上爱国元素,再砸钱做特效,就能成功,那可就麻烦大了。
到时候,满屏幕都是孙悟空、哪吒、二郎神,大家都去争抢这些热门IP,谁还愿意花心思去创作全新的故事和角色?
就像前些年的“宫斗剧”,火了一部,后面跟风拍了一堆,剧情雷同,看得人审美疲劳。国漫要是也走上这条路,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且,过度依赖特效和大场面,也会让国漫失去自己的特色。
日本动漫为啥能在全球火起来?《千与千寻》靠的不是多么华丽的特效,而是细腻的情感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进击的巨人》吸引观众的,是它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国漫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像剪纸动画、水墨动画,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可现在大家都一股脑地追求西方动画那种工业化特效,反而把老祖宗的东西丢了。
之前还有一些极具风格的动画短片,将传统的皮影戏元素融入其中,人物动作流畅自然,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但因为缺乏商业卖点,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与之相比,《哪吒2》虽然在视觉上足够震撼,却缺少了这种对传统文化独特的挖掘和呈现。
当然,我也明白,华表奖给《哪吒2》颁奖,初衷肯定是想鼓励国漫发展,认可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贡献。
但这种破格的做法,就像给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看似热闹,却可能掩盖了国漫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漫想要长远发展,不能只盯着票房和奖项,更要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创意的独特性。就拿《哪吒2》来说,票房虽然高,可口碑却在逐渐下滑,不少观众二刷之后,都开始指出其中的不足。
再从市场角度看,《哪吒2》的成功,也可能会让资本变得更加短视。
资本是逐利的,看到《哪吒2》赚钱了,就会一股脑地往神话改编动画里砸钱,而那些真正有创新精神,但商业前景不明朗的项目,就更难获得资金支持。
这对于整个国漫生态来说,无疑是一种破坏。长此以往,国漫市场将会被大量同质化的作品充斥,观众也会逐渐失去对国漫的信任。
从国际影响力来看,《哪吒2》在海外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就能说明国漫已经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了吗?
其实,它在海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中国元素的新奇感和大规模的宣传。
真正要让国漫在国际上站稳脚跟,还需要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去展现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深度。
像韩国动漫,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爆款,但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输出,在网络漫画、动画剧集等多个领域都有不错的发展,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影响力。
国漫要走的路还很长,如果因为一部《哪吒2》就沾沾自喜,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哪吒2》获奖后,可能会让行业内对奖项的权威性产生动摇。奖项的存在是为了激励优秀的创作,可破格颁奖这种行为,容易让人觉得奖项的评选标准不够严谨。
长此以往,大家对于奖项的重视程度会降低,这对于整个国漫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毕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奖项体系,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认可和鼓励,也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我们也应该看到,《哪吒2》的成功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它让更多人关注到了国漫,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这个行业,这对于国漫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积极的方面,就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希望我的担心只是杞人忧天,也希望国漫能在这次争议中,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时的热度可能靠运气,但真正能留在大家心里的作品,一定是有内涵、有创新的佳作。
国漫的未来,可别因为这一次的破格颁奖,走上一条“捷径”,最后却丢了灵魂。
来源:动漫协会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