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17周(4月18日至4月24日),浙农中心鱿鱼市场延续高位震荡走势,不同产区价格分化加剧。东南太平洋鱿鱼结算价总体下跌,而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则出现了明显回调上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核心提示:2025年第17周(4月18日至4月24日),浙农中心鱿鱼市场延续高位震荡走势,不同产区价格分化加剧。东南太平洋鱿鱼结算价总体下跌,而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则出现了明显回调上涨。……(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年第17周(4月18日至4月24日),浙农中心鱿鱼市场延续高位震荡走势,不同产区价格分化加剧。东南太平洋鱿鱼结算价总体下跌,而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则出现了明显回调上涨。
东南太平洋鱿鱼价格下行
本周东南太平洋鱿鱼交易量共计4066吨,特小原条、小原条及片子成为主要成交品类。整体平均结算价约为24289元/吨,多个类别价格较前一周出现下跌。其中尾鳍价格下滑683元/吨,其他品类跌幅在500元/吨以内。原条类产品报价降幅最为明显,个别规格下跌超过2000元/吨;片子、小头、耳等规格则小幅上涨300-500元/吨。
价格下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回港渔船数量增多,市场供应充足。同时,受复活节假期影响,秘鲁当地作业和加工需求同步减少,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国内方面,远洋捕捞单船均产继续保持在700-800吨,部分渔船返航进行检修。
西南大西洋鱿鱼(线外)回调上涨
西南大西洋(线外)鱿鱼本周共成交373吨,成交以200-400g中等规格为主,平均结算价上涨至36666元/吨,达到年内最高水平。100-150g规格产品报价涨幅最大,达到1000元/吨,其他规格也普遍上涨。
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上部分规格的西南大西洋鱿鱼供应暂时短缺。虽然阿根廷专属经济区内鱿鱼捕捞态势良好,但福克兰群岛资源量创下五年来最低纪录,部分渔船已转向公海作业,导致线外货源阶段性吃紧。
西北太平洋及印度洋鱿鱼保持稳定
西北太平洋鱿鱼交易量小幅回落,仅成交93吨,平均结算价约为24296元/吨,价格基本与前周持平。印度洋鱿鱼则依旧缺乏成交,不过部分规格如300-500g、500-1000g小幅上涨750元/吨,整体行情保持平稳。
市场总结与展望
从整体来看,当前鱿鱼市场高位震荡特征明显,供需博弈加剧导致价格频繁波动。虽然远洋捕捞量季节性回升,但终端消费疲软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使市场承压。短期内,随着船队返港补库,现货市场供应宽松预期增强,预计鱿鱼价格将呈现弱势震荡走势。
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产区资源动态及消费市场变化,合理调整库存与采购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压力。
日期:2025-04-29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