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中师毕业,光有热情却毫无方法的我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铁卢:我没有办法掌控课堂纪律!这种痛苦持续了3年,我想过辞职,也希望自己能够摔断腿或得肝炎,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不要上班。
2025年04月29日 05:30新网师
毛姆曾经说过,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他认为阅读就是与伟大灵魂对话,可以对抗孤独与虚无。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一直在阅读中自我救赎。
01
1995年中师毕业,光有热情却毫无方法的我遭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滑铁卢:我没有办法掌控课堂纪律!这种痛苦持续了3年,我想过辞职,也希望自己能够摔断腿或得肝炎,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不要上班。
煎熬中,我翻开了《品味人生》这本书,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给了我力量——“只要自己的内心不消极颓废,环境是不能把你怎么样的。”这句话激励着我努力生长,而且决心要开出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但是,没有阅读习惯的我一直在凭借感觉和本能教书育人。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在职初遭遇挫败。直到2013年进入新网师学习,读了一些专业书籍后,我才解开自己的课堂失控密码。
童年阅读匮乏的我老实听话,一心一意读教科书,很少涉猎课外书籍,这虽然让我成绩优异,但也导致了我的知识结构单一,认知水平不高。而精明能干的父母为了让我专心读书,包办代替解决了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因此,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
在选修《积极心理学》课程时,通过测试我知道了自己的劣势所在:洞察力和判断力弱。因此,我课堂失控的原因是:性格劣势+后天阅读结构不合理+问题解决能力缺失。
02
专业阅读带来额外奖赏
找到原因后,我开始通过选修新网师课程展开阅读与写作。这些训练主要围绕卓越课程开发和理想课堂构建进行。
在新网师10多年,我选修了20多门课程,主要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和哲学领域。这让我构筑了一个比原来更为合宜的大脑。
(在新网师选修的课程情况)
自从选修课程《完美教室》,我就开始研发卓越课程。随着在新网师学习的深入,我在教室里研发的课程也越来越丰富,还多次应邀在线上与全国的教师分享我的英语说写课程、电影鉴赏课程、英语诗歌课程。特别是2020年以后,我用说写将绘本共读、诗歌诵读和电影鉴赏等课程串连起来,形成了自由说写和精确说写相结合的说写课程体系。2021年,我在新网师线上分享《我的英语说写课程》。2023年暑假,我应邀到北京市景山学校通州分校分享我的说写课程,并且担任该校英语说写工作坊导师,倍受欢迎。
研发卓越课程的同时,我也跟随新网师英语研课团队构建理想课堂。啃读了初高中3本英语课程标准和《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大概念教学》等10多本书籍,写下了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原来凭借感觉教书的我能够深度解读教材,原来上一节课备一节课的我坚持用逆向设计做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年,原来从没读过课标的我能够用理论深入浅出地点评课例。积累了20多个精品课例的我英语专业水平飙升,先后被聘为浏阳市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工作坊坊主和浏阳市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2021年,我辞去自己不擅长的班主任工作,深挖英语教学这口井。
2024年参评湖南省特级教师时,我的一堂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的阅读课获得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并且顺利获评特级教师。这一年,我人生中的第一部著作《盛开的玫瑰——一位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出版。书中的三个板块就是我专业成长的途径——构筑合宜大脑、构建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
2023年暑假,连续任教两届初三的我准备到初一大展宏图,并且在朋友圈高调宣布,我会通过网络直播自己的日常课堂。
03
阅读重塑教学勇气
万万没有想到,开学之初,我的课堂直播梦就彻底破灭!无论我的教学设计如何“精彩”,每天都有学生不听课,而且课堂上学生状况百出:哗众取宠乱插嘴、旁若无人说小话、大张旗鼓吃东西、肆无忌惮大声笑、一言不合就吵架、批评一人多人幸灾乐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还越来越严重。不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我又一次在众多的纪律问题面前束手无策。
痛苦迷茫,羞愧难当,彻夜难眠的我后悔参评特级教师,我甚至决定不去参加特级教师答辩。一个连课堂纪律都搞不定的老师被评为省特级,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吗?虽然后来我不需要答辩就通过了省特级教师评选,但是我开始否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甚至怀疑自己在新网师所读的书都白读了!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却解决不了目前的学生问题?无奈之中,我也和学校里的其他同事一起抱怨这一届颠覆我们认知的学生,以让自己能够心安理得一点。但是内心的恐惧感丝毫没有减轻,我该怎么办?
痛苦之中,我重读《教学勇气》。读着读着我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恐慌。我正与异己的“他者”正面交锋——这些缺乏家庭管控的Alpha世代(2010年后出生的数字原著民)的学生不再和以前的学生那样听话乖巧,他们个性张扬,学习动机弱,畏难情绪明显,共情意识弱,常用攻击性沟通,对老师和课堂都缺乏敬畏之心。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半数孩子不会参与,他们不是发呆就是违纪。
原来,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理念新,设计精,学生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就是他们的问题。后来,我认识到,我只是按照理想中的标准学生在设计活动,根本没有基于教室里的真实学情:被手机游戏和短视频喂养大的孩子们注意力碎片化(通常持续5-10分钟)、延迟满足能力弱(追求即时反馈)、思维表层化(排斥深度思考)。要让这样的孩子进入深度学习暂时是不可能的。怎么办?
我想,我可以把游戏融入教学,即时反馈,让孩子们的学习结果可视化,用“短平快”的方式切换活动。慢慢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引领他们走向从未抵达的深度。具体的操作路径我会在后续的实践中去摸索。
我不再感到恐惧与羞愧,因为我知道,以前我在新网师的学习大多数都是围绕课程研发和理想课堂进行的,这也是我能够被评为湖南省特级教师的原因。我也找到了自己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所在。
帕尔默说,我们如何为人便如何教学。通过与deepseek聊天,我发现了自己在为人方面的问题——高亲和力但低威慑力的性格特质、心理边界模糊,以及缺乏权威建立的技巧。
洞察力不足导致我未能及时察觉学生与他人的越界行为,判断力不强让我在“该强硬还是宽容”的决策上犹豫。冲动时爱说话的我喜欢说一些不容易兑现的话,高亲和力又让我容易放弃原则,最后就导致了我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感较低。
而这些可以通过刻意训练和策略调整来改善。首先,我需要有规则和底线意识。与学生约定的规则要具体可执行,而且要说到做到。其次,冲动时运用黄金停顿法,在回应学生之前先深呼吸,然后心里数三下,抬头扫视全班后再说话。而且说话时语速要放慢30%,这样更有威慑力。第三,绝对不说惩罚性威胁和模糊性承诺,以免无法兑现。第四,每天放学后写出反思性总结:①今天我发布了哪些指令/承诺?② 哪些未完成?原因是什么?③ 明天如何补救?当发现无法兑现原承诺时,要提供更低成本但保持威严的替代方案。让学生感受到,结果虽然变了,底线仍在。
所以,后续我的阅读书单是:《正面管教》《教师效能训练》《非暴力沟通》《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游戏改变教育》《被讨厌的勇气》《思考,快与慢》《影响力》。
总而言之,我要感谢这一届学生,他们不是来击垮我的,而是来唤醒我的。正是这些难以驯服的Alpha世代,逼着我重新翻开书本,审视自己的课堂、性格与教育信念。他们像一面镜子,照出我权威感的薄弱、洞察力的不足、决策时的犹豫。而阅读,则像一位智者,一次次为我点亮前行的路。
以后,我依然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书本的智慧回到课堂。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救赎,从来不是逃离问题,而是在问题中淬炼出更强大的自己。
●唐艳:活出良知,成为圣人| 新网师2023年暑期“清凉之夏”经典共读学习心得
●唐艳:在专业写作中拥抱幸福 | 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的实践分享
●唐艳:选择决定命运 | 新网师2021年度“十佳”生命叙事(附王辉霞点评)
来源:新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