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饭圈”为何越演越烈?赛场变战场,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8 04:24 1

摘要:最近,乒乓球圈又炸了锅。在2025年亚洲杯赛场上,极端粉丝的疯狂行为让人大跌眼镜:有人举着侮辱性标语攻击对手运动员,有人围堵酒店干扰队员休息,甚至还有人在赛后对教练和运动员进行网络暴力。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巴黎奥运会到亚乒赛,中国乒乓球队频频成为“饭圈文化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最近,乒乓球圈又炸了锅。在2025年亚洲杯赛场上,极端粉丝的疯狂行为让人大跌眼镜:有人举着侮辱性标语攻击对手运动员,有人围堵酒店干扰队员休息,甚至还有人在赛后对教练和运动员进行网络暴力。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从巴黎奥运会到亚乒赛,中国乒乓球队频频成为“饭圈文化”的重灾区。

赛场内,粉丝们举着“长枪短炮”跟拍偶像,闪光灯晃得运动员睁不开眼;赛场外,粉丝团体互相“拉踩”,为维护自家偶像不惜造谣诋毁对手。就连国乒主力樊振东、王楚钦都曾公开呼吁:“别让场外的东西干扰比赛!” 然而,这种乱象不仅没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国家体育总局甚至不得不联合网信办、公安部门出手,严厉打击辱骂、诽谤等违法行为。

1. 商业资本推波助澜,体育圈沦为“流量韭菜田”
畸形“饭圈”的背后,是一双看不见的“资本黑手”。某些自媒体和营销号为博眼球,刻意制造运动员之间的对立话题,比如炒作“陈梦与孙颖莎不和”的谣言,甚至组织粉丝刷榜、控评。更有商家利用粉丝的狂热心理,兜售高价周边产品,形成一条“追星—流量—变现”的灰色产业链。说白了,运动员的成绩和荣誉成了资本收割流量的工具,而粉丝们则被当作“韭菜”反复收割。

2. “饭圈逻辑”扭曲体育精神:颜值比实力更重要?
如今的乒乓球圈,有人关心发球旋转技巧,更多人却在讨论“哪个运动员更帅”“谁的人设更讨喜”。巴黎奥运会上,甚至有粉丝因为孙颖莎“年轻可爱”就无底线攻击老将陈梦,完全无视两人同为国家队效力的事实。这种“颜值即正义”的追星逻辑,彻底背离了体育竞技“公平拼搏”的核心价值。更可怕的是,极端粉丝将娱乐圈“非黑即白”的思维带入体育圈——赢了是“哥哥神勇”,输了就骂教练“偏心”、队友“拖后腿”。

3. 运动员成最大受害者:赢了挨骂,输了网暴
国乒队员王楚钦曾因比赛失利被粉丝围攻,最终被迫解散官方粉丝群;樊振东更是直言:“场外过度关注让我压力巨大,赢球输球都有人骂!” 这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仅要应对高强度训练,还要承受“饭圈”带来的精神暴力。更荒谬的是,连教练的战术安排都会被粉丝质疑“偏心”,严重干扰队伍团结。试问:这样的环境下,运动员如何专心备战?中国乒乓的荣耀又如何延续?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承载着几代人的拼搏记忆。若放任“饭圈”乱象侵蚀,损害的不仅是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更是国家形象和体育精神。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已重拳出击: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乒协主席刘国梁公开支持“严打畸形饭圈”。但光靠“堵”还不够——平台需封杀引战账号,媒体应传播理性声音,而普通观众更要守住底线:我们可以为偶像呐喊,但绝不能践踏他人的尊严;可以热爱体育,但别让这份热爱变成伤害的借口。

你如何看待体育圈的“饭圈化”?留言区等你讨论!

来源:飞姐说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