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怎么读?什么意思?成语“曾母投杼”什么典故?比狼来了都过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7 20:22 2

摘要:上周学《古诗十九首》“札札弄机杼”,我指着课本对我妈说:“看!古人‘弄机抒’,就是玩手机抒发情感!”我妈抄起扫帚:“那是‘机杼(zhù)’!织布机的梭子!再读错,我就成‘曾母投杼’里的妈妈了!”

救命!我把“杼”读成“抒”被妈妈追着打!这个字和“曾母投杼”的瓜,比电视剧还刺激

上周学《古诗十九首》“札札弄机杼”,我指着课本对我妈说:“看!古人‘弄机抒’,就是玩手机抒发情感!”我妈抄起扫帚:“那是‘机杼(zhù)’!织布机的梭子!再读错,我就成‘曾母投杼’里的妈妈了!”

杼读音为zhù,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齿龈,气流平稳送出,声带振动,发出清脆的去声音 。

杼=木+予:左边“木”是木材,右边“予”是“给”,合起来就是“给木头赋予灵魂的工具”,读 zhù(第四声,音同“住”,想象梭子在织布机上“住”了一辈子)。

1.织布机上穿纬线的梭子

2.削薄,削尖。

3.引申为长。

4.土木工程中的泥土。

5.水草。

《说文解字》:“杼,机之持纬者”,就是“织布机上穿纬线的梭子”。

机杼:指织布机,也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杼轴:原指织布机上的两个部件,引申为文章的组织构思。

砧杼:砧,捣衣石;杼,梭子,泛指捣衣和织布。

梭杼:即梭子。

杼梭:同样指梭子。

杼柚:同“杼轴”。

寒杼:寒夜的织布机,也指寒夜织布。

杼厕:意为往返于厕所,形容忙碌。

断杼:梭子折断,比喻做事中断。

投杼:扔掉梭子,常表示恐惧或动摇。

杼情:抒发情感 。

杼意:表达心意 。

杼首:长头 。

杼斗:旧时织布机上的梭子和斗子 。

杼机:织布机,也可比喻关键之处 。

杼迹:织机上的痕迹,比喻事物的迹象 。

杼云:状如织梭的云 。

杼怀:抒发情怀 。

杼绪:思路 。

“曾母投杼”读音为“zēng mǔ tóu zhù” 。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费地,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现了谣言的强大破坏力 。

曾子(孔子学生)同名的人杀了人,邻居告诉曾子妈:“你儿子杀人了!”妈妈不信,继续织布;第二个人来说,妈妈还是不信;第三个人来说,妈妈“投杼逾墙而走”——扔下梭子翻墙逃跑了!

比喻流言可畏,即使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在多次谣言的影响下,也会动摇对事实的判断 。谣言传三次,亲妈都跑路,比“狼来了”都厉害。

造句

1.尽管他一直品行端正,但在众人的恶意诋毁下,竟也出现了曾母投杼的情况,周围人开始对他产生怀疑。

2.网络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曾母投杼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实消息轻易就能误导大众。

3.我们不能仅凭片面之词就妄下判断,要避免陷入曾母投杼的误区。

4.企业发展中,若管理者被不实传闻左右,就可能出现曾母投杼的决策失误。

5.面对谣言,我们应保持理性,不要让曾母投杼的悲剧在生活中重演。

现在每次看到“杼”,我都会摸摸木头家具,默念“zhù、zhù、zhù”,提醒自己:“这是梭子,不是抒发,再读错,曾母的梭子就要砸过来了!”

我是云书,一个拼尽全力寻找热爱的人,希望同频的你我,一起向着光,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关注【云书笔记】,和大家一起成长。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