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三车”商标之战启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9 10:40 1

摘要:《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三车”商标之战启示》由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律师马翔撰写,知识产权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全书以“三车”(滴滴打车、人人车、ofo小黄车)商标案为核心,贯穿IPAD案、非诚勿扰案等典型案例,从案件代理人视角展开深度复盘与法理提炼。

一、本书基本情况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三车”商标之战启示》由知识产权领域资深律师马翔撰写,知识产权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全书以“三车”(滴滴打车、人人车、ofo小黄车)商标案为核心,贯穿IPAD案、非诚勿扰案等典型案例,从案件代理人视角展开深度复盘与法理提炼。

全书共六章,第一章以“互联网+”产业背景为切入点,解析商标保护新形态;第二至四章分别详述三大案件的缘起、庭审策略与裁判逻辑;第五章对服务的特点的深入分析,得出服务有过程性、互动性、场所性、非流动性等特点决定服务不易混淆,进而服务商标侵权认定标准应低于商品商标;第六章前瞻性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商标制度挑战。书中以“整体、综合、实质判断”原则为核心线索,揭示“互联网+”时代商标纠纷的核心矛盾,并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预留理论接口。

二、本书亮点

经典案例深度解密,实战智慧全景呈现

1. “三车”商标鏖战还原:以滴滴打车、人人车、ofo 小黄车三大标志性商标案为主轴,深度还原案件全貌。从企业突遭商标侵权指控的危急时刻,到代理律师凭借专业直觉迅速介入,再到庭审中精准制定诉讼策略、与多方激烈交锋,直至最终取得完胜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细致入微地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仿佛置身案件现场,感受商标纠纷的惊心动魄与法律博弈的智慧魅力。

2. 系列典型案例串联:除“三车案”外,书中还巧妙串联 IPAD 案、非诚勿扰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例,从不同行业、不同法律争议点出发,全面展示商标纠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读者通过这些案例,能够深入了解商标法律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拓宽法律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前沿策略倾囊相授,实战技巧精准提炼

1. 诉讼策略智慧:在滴滴打车案中,面对多方商标侵权指控,代理律师制定出“主场加速、以判促调、商标速授”的精妙诉讼策略。通过在海淀区人民法院这一主场加快案件进度,明确企业服务性质,为后续诉讼奠定基础;利用有利判决推动广州睿驰公司提起诉讼的进展,并促使小桔公司自身商标尽快授权,最终成功化解危机。人人车案中,同样运用整体、综合、实质判断方法,通过确认不侵权之诉、商标受让与反诉、新商标注册的“三板斧”,实现反败为胜。这些实战策略为企业在商标纠纷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 判断原则确立:书中明确提出对“互联网 +”服务应进行整体、综合、实质判断的原则,强调不能简单地将“互联网 +”公司分拆为多个业务板块来判定商标侵权,而应全面考量企业提供的实际服务内容。这一原则在滴滴打车案中首次确立,为后续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的裁判思路,成为“互联网 +”商标侵权判断的重要准则。

行业乱象深度剖析,维权决心坚定彰显

1.商标“碰瓷”揭露:深入剖析“三车案”中败诉公司的真实目的,揭示其并非真正维权,而是企图通过商标侵权指控进行“碰瓷”,谋取巨额利益。上述案件中代理律师发挥专业能力和智慧,不仅帮助被告反败为胜,有力地遏制ipad案后商标碰瓷的歪风,而且还确定了互联网+服务商标侵权认定原则。

2. 维权行动遏制:滴滴打车案和 ofo 小黄车案的胜诉,有力地击破了商标“碰瓷”者的发财梦,对商标“碰瓷”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书中通过展现这些维权行动的胜利成果,彰显了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决心,也为企业在面对商标侵权时树立了信心,鼓励企业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服务商标深度洞察,保护标准专业厘定

1. 服务特性剖析:深入分析服务商标与商品商标的区别,指出服务具有过程性、非标准性、非储存性等特点,服务提供者、质量、工具、场所等因素都是区别服务的重要因素。这些特性决定了相关公众对服务的注意力更高,不易混淆误认,因此服务商标侵权判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商品商标更多,不易认定侵权。

2. 保护标准确立:基于服务商标的特点,书中提出服务商标侵权判定的标准应高于商品商标的观点。通过具体案例阐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如在非诚勿扰案中,运用这一观点成功证明《非诚勿扰》电视节目并非婚介服务,不易使相关公众混淆误认,最终赢得再审判决。这一观点为服务商标的精准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时代前瞻深度展望,未来挑战精准预判

1. “人工智能 +”时代商标挑战:敏锐洞察“人工智能 +”时代商标保护面临的新挑战,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商标的依赖,改变商标授权确权和行政管理方式,以及在侵权判断中带来新的问题。如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推荐商品或服务,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标的传统认知发生变化;“人工智能 +”企业商标注册申请类别更宽泛,遇到侵权指控时更容易被肢解等。

2. 应对思路前瞻指引:强调在“人工智能 +”时代,除了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互联网 +”服务侵权判断的整体、综合、实质原则外,还需着重考虑“人工智能 +”的特殊性,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更优的保护原则和方法。这为知识产权行业在“人工智能 +”时代的商标保护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行业适应时代变革,实现创新发展。

对行业的作用

专业人士的实用指南: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律师、法官、法务人员等专业人士提供宝贵的实务参考。通过经典案例的深度解析和庭审策略的分享,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商标纠纷案件中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企业商标的护航宝典:助力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商标保护策略。书中对“互联网 +”时代商标保护新形态的解析以及服务商标保护特殊性的探讨,能够帮助企业规避商标风险,提升商标品牌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行业发展的理论灯塔:为知识产权行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对“人工智能 +”时代商标制度挑战的前瞻性探讨,将推动行业不断探索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商标保护模式,促进知识产权行业的创新与进步。

三、序言节选

这部著作探讨的是法律,但记录的是时代;它讲述了案例和法理,也披露了事件的缘起和产业博弈。于是,我们看到了ofo小黄车、线上二手车经纪、网约车平台的发展轨迹,见证了互联网及互联网思维媒介产业带来的潮起潮落和兴衰更替。因此,在我看来,这本著作实际上也是关于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遇后“相爱相杀”的历史大事记。

对于实践者来说,这部著作无疑是极具指南意义的宝典。从商标布局、查询检索,到庭审策略技巧,再到诉讼攻防博弈,它进行了全链条无死角的交代,事无巨细、娓娓道来、语言平实流畅就像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互联网商标业务的百宝箱,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都能从中找到解决的金钥匙。

对于制度建构者来说,这部著作也是极具启示价值的红宝书。新技术带来的产业融合和社会裂变,给包括商品和服务分类在内的商标法律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躁动熙熙攘攘,问题繁杂乱花迷眼,如何穿透表象看彻问题之实质、立基规范之本探寻正解,这部著作都给出了思路。

从篇章布局来看,本书以“互联网+”的产业发展背景拉开叙事之幕,以极具法律价值和社会反响的滴滴打车案、人人车案、ofo小黄车案为基本素材,穿插IPAD案和非诚勿扰案,从案件代理人的视角进行案件复盘和反思总结,提炼规则,给出规范适用的思路和制度发展的方向,最后以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商标法律制度回应作结,首尾呼应,余音回响,意味深长。

—杜颖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当我写此序的时候,滴滴打车案已经过去9年,虽然3年前我国专业知识产权论坛还专门组织讨论“互联网+”时代商标如何保护的问题,但基本原则早已在那儿,更有现实意义的是:“人工智能+”时代商标如何保护?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新的、迫切的课题。

“人工智能+”相比“互联网+”发展更迅猛、更具颠覆性、更复杂、风险更大、更需要保护。首先,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来推荐商品或服务,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标的依赖减少,而更多依赖于人工智能系统的推荐。尽管人工智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商标的传统广告功能,但随着消费者对品牌故事和文化价值的关注增加,商标的广告功能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也可以成为强化品牌形象和传播品牌文化的工具,通过定制化的内容推送、虚拟体验等方式,消费者对商标品牌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情感联结会更加紧密。商标授权确权和行政管理利用人工智能会更加精准和高效,侵权判断也会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人工智能+”企业商标注册申请类别比“互联网+”企业应该更宽泛,遇到商标侵权指控时更容易被肢解成无数“块”。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除了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互联网+”服务侵权判断整体、综合、实质的原则毫无疑问仍然是最先选择的方法。当然,“人工智能+”的特殊性也是我们要着重考虑的方面,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更优于“互联网+”时代的原则和方法,保护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造福于人类,这也是此书的现实意义所在。

—马翔 天驰君泰商标专业委员会主任

探寻商标保护新路径: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法律实践与前瞻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三车”商标之战启示》介绍

【作者简介】

马翔律师,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创建北京市律师协会商标专业委员会并连续担任三届主任,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优秀律师、北京市优秀律师、北京市十佳知识产权律师,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入库专家。曾荣获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工作者(省部级)、全国律协专业贡献奖、2013年度中国律师行业最受关注新闻人物、北京律协杰出律师奖、钱伯斯知识产权诉讼业界元老、ALB亚洲十五佳知识产权律师等多项荣誉。

代理了国内首例立体商标申请、首例服务领域驰名商标认定、首例商标反向假冒案等开创性案件。2016年,马翔律师代理的“非诚勿扰”“庆丰包子铺”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马翔律师代理的典型案件数一直位居最高人民法院商标典型案例前列。

马翔律师主编《商标业务指南》《商标授权确权》《三十年铸就三十个经典》《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等书。

来源:知产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