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④ |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大模型“雨师” “扶摇” 今年汛期将正式投运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9 10:54 2

摘要:3月31日,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的“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拉开建设大幕,首次发布“雨师”和“扶摇”两个气象预报模型,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 +气象”的应用落地按下了加速键,为上海加快打造人工智能“模塑申城”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能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

AI能为气象预报做些什么?上海已有了最前沿的实践。

3月31日,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的“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拉开建设大幕,首次发布“雨师”和“扶摇”两个气象预报模型,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 +气象”的应用落地按下了加速键,为上海加快打造人工智能“模塑申城”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能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上海中心气象台台长许建明介绍,“雨师”由上海市气象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研发,专注于影响上海的突发强对流天气。它率先采用雷达三维数据训练模型,并巧妙嵌入连续方程推导垂直速度,精准刻画雷暴单体的立体结构,这样雷暴单体的立体结构就能被看得清清楚楚,帮助我们判断对流天气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亡。凭借这一独特优势,“雨师”有望将强对流预警时效提前15至45分钟,这意味着城市灾害性天气防御将多出一段“安全缓冲期”。

“扶摇”则由上海市气象局与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打造,聚焦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它能够快速融合雷达、卫星、自动站、数值预报等多模态数据,率先实现区域级端到端同化和预报一体。基于 AI的高计算效率和高推理速度,“扶摇”可将气象预报频次从目前的逐1小时提升至逐10分钟级更新,预警精细程度更是有望深入到街镇一级。

据透露,“雨师”和“扶摇”自去年底已开始试运行,预计今年汛期将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为守护城市安全增添有力武器。

当天亮相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同样引人注目。该工具箱专为“一带一路”沿线等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精心打造,秉持“AI+”“政府 +”“金融 +”的创新理念,就像是一个超级“百宝箱”,集成了支撑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传播和应急响应“四大支柱”,装载着制度工具、算法模型工具、业务系统工具和丰富经验案例。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透露,目前工具箱正在持续升级,将进一步融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同时,创新中心还将大力推进气象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全球气象人工智能人才集聚高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气象创新的魅力与实力。

在上海,气象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应用场景的建设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据了解,在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导产业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联通联合创新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正共同推进“气象 +能源”人工智能产业示范标杆建设,助力市气象局加速“气象 + AI”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气象大模型结合人工智能 Maas平台,精准赋能能源行业“优化电力负荷预测和燃气应急调度”两大核心场景,有效提升能源运营效率和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气象服务产业的孵化与蓬勃发展。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冯磊表示,上海将紧紧抓住创新中心建设这一关键契机,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应用。一方面,着力打造“数据增强 + AI模型 +物理约束”的全新天气预报范式,力求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报上实现突破,推动天气预报核心技术向数智化迈进;另一方面,构建“高质量语料 +气象智能体”的气象服务新模式,深入挖掘大模型在垂类领域的应用潜力,为航运、低空等产业发展赋能。此外,上海还将全力推动气象人工智能应用走向国际舞台,通过输出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贡献上海智慧。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