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引发了供应链危机,其政府内部开始讨论组建工作组,旨在未与中国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应对这些问题 。虽然工作组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但从可能纳入的成员,如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等来
据环球网援引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报道,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畸高关税引发了供应链危机,其政府内部开始讨论组建工作组,旨在未与中国谈判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紧急应对这些问题 。虽然工作组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但从可能纳入的成员,如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等来看,美方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一举措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关税战,并没有如他们预期的那样让中国屈服,反而使自身陷入了困境。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在对华政策上始终保持高调打击的态度,关税成为了他手中遏制中国的“武器”。他多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从最初的34%不断加码,甚至一度提高至245%。美国政客笃信“极限施压”的威慑效果,天真地认为中国会像当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一样妥协。但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决心和实力。
中国对美国的关税霸凌行为给予了坚决回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做出反应,多次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例如,将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后又进一步提高至125% 。同时,中方还明确表示,若美方继续无理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外交部也多次强调,美方的行为是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胁迫,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中国之所以能在关税战中如此强硬,底气从何而来?BBC在其文章《中国为何不愿在关税问题上妥协?》中给出了解释。首先,中国具有极强的战略定力。中国对美出口仅占GDP的2%,这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并不高。与此同时,中国掌控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以及65%的锂电池产能 。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当美国提高关税,特斯拉等企业因关税成本飙升而受到影响时,中国通过“内循环”战略,培育出了4亿中产消费市场,进一步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欧盟企业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和稳定性,加速在华布局,波兰光伏企业依赖中国组件实现了830%的增长率,这充分印证了中国产业链的不可替代性。
当美国副总统万斯赴印度施压时,中国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欧盟启动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与金砖国家构建数字货币结算体系。这种“你打单边,我拓全局”的策略,使中国在WTO框架下获得了118国的支持。沙特、巴西等资源国选择人民币结算能源贸易,这不仅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重创了美元霸权的地基。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BBC还提到了中国在历史上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七十年前,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中国在伟大领袖的带领下打败了西方霸权。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产值占据全球的百分之三十,制造业种类齐全,全球五百多种工业品中,中国占据了二百二十多项。华为在面对美国制裁时顽强抗争,成功突破困境,就是中国企业实力的最好例证。中国不再是过去任人欺凌的国家,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捍卫自身的利益。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通过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多边合作、精准反制和全民团结等多方面的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对外部压力的战略体系。这场中美关税战,不仅仅是一场贸易上的较量,更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次历练。它展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有信心继续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智慧,走在世界前列,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与决心。
来源:领英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