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槟榔产业规模宏大,已然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数百万从业者,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这看似辉煌的产业背后,却是无数人用生命健康为代价堆砌起来的,恰似一枚染血的勋章。
在我国,槟榔产业规模宏大,已然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数百万从业者,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这看似辉煌的产业背后,却是无数人用生命健康为代价堆砌起来的,恰似一枚染血的勋章。
从数据来看,槟榔产业发展态势迅猛。我国槟榔相关企业数量已超1.4万家 ,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福建等地。海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槟榔产量占据全国的95%以上 ,当地农民亲切地称槟榔树为“绿色银行”。一亩成熟槟榔园,鲜果年产量可达2000公斤,仅果实收入就能达到3万元左右,再加上林下经济,收益颇为可观。而在湖南湘潭,这个槟榔加工的主阵地,2017年就有规模以上槟榔加工企业30余家,年产量20余万吨,就业人员近30万,年产值超200亿元 。从2011 - 2018年,我国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一路飙升至781亿元 ,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但槟榔带来的健康危害同样触目惊心。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槟榔果列为一类致癌物 。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麻黄素等物质,不仅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性,具有成瘾性,还会对口腔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槟榔碱易灼伤口腔黏膜,长期嚼食,会导致口腔病变。长期咀嚼槟榔,会让牙齿变黑、动摇、磨损,引发牙周炎,还可能造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而这是一种癌前病变,极易发展成口腔癌 。在“槟榔食用大省”湖南,口腔癌的患病比例在全国位居前列,2017年湖南省男性发病前十位癌症构成中,口腔癌位列第七 。歌手傅松因口腔癌不幸去世,他生前就曾呼吁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这一事件更是引发了社会对槟榔危害的广泛关注。
槟榔产业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发展,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槟榔加工企业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扩大终端市场。例如,一些槟榔品牌通过赞助卫视春晚、热门综艺节目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曾经,槟榔品牌“口味王”连续3年登上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湘潭铺子”赞助《德云斗笑社》 ,这些宣传让槟榔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市场不断扩容。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支持也为槟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在海南,槟榔被纳入“三棵树”战略工程,政府设立5亿元产业升级基金,种植环节每亩补贴200元 ;湘潭市政府也曾提出将槟榔产业5年发展到500亿元产值的计划,给予槟榔企业地价、税收方面的优惠 。
可随着人们对槟榔危害认识的加深,对槟榔产业的规范和限制也在不断加强。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也纷纷行动起来,要求商家下架槟榔及槟榔制品。2022年9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南充市南部县、成都市新津区等地的市场监管局开展槟榔专项整治,责令商家下架槟榔 ;浙江义乌也要求槟榔全部下架,禁止作为食品销售 。
槟榔产业如今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从经济角度看,它确实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人员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健康角度而言,它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又不容忽视。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寻找一条平衡经济发展与健康保护的道路。政府应加强监管,完善槟榔产业的监管体系,加大对槟榔危害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槟榔;企业则要积极探索产业转型之路,比如海南正在推动槟榔产业从传统嚼食槟榔向提取有效成分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转型 ;社会各界也应提高对槟榔危害的认识,形成抵制槟榔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让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为槟榔产业的发展买单,让这个产业不再是那枚染血的勋章。
来源:阿峰故事会